始毕可汗比父亲更聪明、更狡猾,比父亲更能从大隋身上榨出油水。
他继位伊始就获得了大量赏赐,并按照突厥风俗娶了庶母义成公主,此时在他的心里,杨广就是比他亲爹还亲的亲爹,而且这个亲爹很有钱!然而就在始毕可汗向大隋表忠心的同时,裴矩又展开了他的分化手段,准备再嫁一个公主到东突厥,对象是始毕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叱吉,顺便册封他为南面可汗。
这种方法从杨坚时代就开始使用,目的就是分化对方,让他们互相制约,大隋从中渔翁得利。
令裴矩没有想到的是,始毕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叱吉居然没有接受这门婚事,一口把婚事给回绝了,这让裴矩有点手足无措,公主没嫁成反倒引起了始毕可汗的猜忌,而自此毕可汗心中对隋朝也留下了深深的芥蒂。
如果仅仅是公主没嫁成问题也不大,但裴矩接下来的举动彻底把始毕可汗推到了隋朝的对立面。
始毕可汗有一个宠臣叫做史属胡悉,这个人鬼主意非常多,始毕可汗的很多行动都是此人策划的,而始毕可汗对隋朝产生敌意也是此人挑唆的。
本着同行是冤家的原则,裴矩自然对他恨之入骨,杀之后快,很快就给史属胡悉挖了一个大大的坑!有一天,裴矩对史属胡悉撒了谎:我朝皇上在马邑堆了很多珠宝准备赏赐你们,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听到有东西拿,史属胡悉起了贪心,顾不上跟始毕可汗打招呼就带着自己的部署赶到了马邑,不过在马邑他是注定看不到珠宝的,倒是见到了很多屠刀。
到这个时候,史属胡悉才明白,所谓珠宝只不过是裴矩设的一个圈套。
裴矩以为史属胡悉死后,失去智囊的始毕可汗会更听话,然而没有想到,结果却恰恰相反!史属胡悉一死,始毕可汗认为隋朝没有诚意,自此彻底对隋朝寒了心,东突厥不再亲隋,反而站到了隋朝的对立面。
如此以来狗咬狗的战略就无法实施了,想要摆平高丽,只能靠大隋自己了。
东突厥绝尘而去,皇帝杨广并没有在意,此时的他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少一个东突厥这样的盟友算不了什么,反正大隋的朋友多的是。
从公元607年偶遇高丽使臣的那一天起,杨广就一直在谋划征服高丽,这既是为先皇雪耻,也是为了比肩汉武,在他的治下,现在只差征服高丽,只要征服了高丽,他就将成为千古一帝,大隋也将超越大汉,而他本人也将站上汉武大帝的肩膀(至少他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两年来,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工程的结束,只要这个工程完工,他就将拉开征高丽的序幕,这个工程就是永济渠。
永济渠引导沁水向南注入黄河,向北直到涿郡,工程从公元608年正月初一开工,公元609年竣工,自此征高丽进入倒计时。
公元610年,杨广下令向天下富人征集战争税,该项税收全部用来购买战马,同时下令检查军备,武器务必新颖精良,如发现有粗制滥造,斩立决!集结号已经吹响,高丽,看你还能横多久!出征,我的面前雄兵百万!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大隋的强盛到达了顶点,与此同时大隋王朝的国运与皇帝杨广的个人命运也到了转折点。
在这个转折点之前,他与大隋向着千古一帝和强大帝国迈进,在这个转折点之后,他和大隋一步一步滑向了深渊,直到这个深渊将他与大隋一起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