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三次都证明段文振是对的,所以说真理不掌握在帝王的手中,而掌握在人民大众的手中。
面前就是辽河,脚下就是征途,富贵在自己手中。
面对辽河,兴奋的不仅仅是皇帝杨广,还有麾下的百万雄兵。
从公元589年以来,帝国已经有二十二年没有大规模军事行动了,这一次东征,对皇帝而言,成就的是大业,对将士而言,成就的则是功名,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就是摩拳擦掌的将领之一。
麦铁杖,隋朝神人之一,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如果生在唐朝,可以专门给杨贵妃送荔枝了。
麦铁杖早年间以打鱼、打猎为生,好喝几口小酒,慢慢地就走上了打家劫舍的道路。
虽然打家劫舍的日子比较轻松,不过好日子并不长,没过多久麦铁杖就被广州刺史俘获,如果不出意外,等待他的将是牢狱之灾甚至杀头之祸。
不过广州刺史是个爱才之人,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刺史大人安排麦铁杖担任刺史府仪仗队的杂役。
按说当上杂役后麦铁杖该收收心了,没想到当上杂役的麦铁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行,每天下班后都步行一百多里到临近的州县打劫,日复一日,风雨无阻!那年月城门关的早,等麦铁杖下班走一百多里到的时候,城门早就关了。
这时麦铁杖就极其低调地翻墙进去,跟同伙会合后,大家再一起点着火把打劫,打劫完了,马上再步行回广州。
第二天一早,刺史点名,每次点到麦铁杖,队伍里就会有一个响亮的声音应对:到!就这样,麦铁杖一边给知府打工,一边自己打劫贴补家用,两不耽误!日子长了,被他打劫的人终于把麦铁杖认了出来,一告就告到了广州刺史那里,然而刺史死活不信:怎么可能?那么晚下班,那么早上班,时间根本来不及!刺史属下的官员也想知道事情真假,于是就给刺史支了一个招:贴个公告,征募一人往百里外的州县送信,今晚出发,明早即回,信送到赏金一百两,送不到重打一百棍。
麦铁杖一看公告,这不是给自己送钱吗?揭了公告,当晚出发,信送到了,当晚的打劫工作也没耽误。
第二天一早,刺史看了看等待领赏的麦铁杖,心里顿时明白了:没错,就是他!麦铁杖以为自己这回死定了,没想到刺史还是爱惜他的才能,口头教育之后居然就把他给放了,不过从此之后麦铁杖无法兼职当强盗了,只能全职了,因为刺史已经把他从仪仗队里开除了。
后来南陈灭亡,麦铁杖混迹于江东清流县,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没想到江东叛乱了。
麦铁杖倒是没有参与叛乱,反倒以平民的身份参与朝廷平叛。
领兵平叛的杨素觉得麦铁杖是个人物,命令麦铁杖出去打探情报,当夜麦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天明即还,把叛军侦查个底掉,弄得杨素直感慨:真是水陆两栖人才!(日行五百里,夜浮过江。
)不过麦铁杖也有走麦城的时候,但他还是有能力让走麦城的主角换成对方。
麦铁杖第二次外出侦查就走了麦城,在侦察的过程中被叛军抓个正着,三十多个叛军士兵把他捆绑起来准备去向首领高智慧请赏。
押解到半道,叛军士兵停下来喝酒休息,一旁的麦铁杖则开始声泪俱下,问他为什么,他说:饿的,饿抽筋了!叛军士兵一时心软给他松了绑,顺便还给他拿了点吃的,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麦铁杖发飙了,没有去接吃的,反而抢过了叛军士兵腰上的刀,一转眼的功夫,三十几个叛军士兵都被他砍翻在地,这些人都成了麦铁杖的战利品。
本来麦铁杖准备砍掉人头回去请赏,后来一想三十个人头太重了,背不动,还是换点轻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