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来护儿的部队进城之后还能保持战斗序列,那么高丽的伏兵不会起到多大作用,毕竟隋军的整体战斗力还是在高丽军队之上,可惜的是四万大军一入城,就再也收束不住,苦哈哈的士兵终于打破了这个城市,不大抢一把怎么能收手呢?来护儿原本还想约束一下,转念一想,弟兄们出趟国也不容易,抢一把就抢一把吧!四万兵马瞬间化整为零,分散到了平壤的大街小巷,能抢多少抢多少,抢得多的乐得合不拢嘴,抢得少的直抽自己耳光,毕竟出国抢劫的机会难得啊。
正当四万大军抢得性起时,高丽伏兵杀出,此时四万隋军全都成了散兵游勇,整体迎战是不可能了,四万人马只能作鸟兽散,四处乱跑了,这其中就包括刚才还暗自得意的来护儿。
来护儿一路狂奔六十里,回到了周法尚驻扎的地方,沿途稀稀拉拉跑回几千士兵,剩下的三万多人,要么被杀,要么被俘,少数士兵还从此变成了高丽的黑户。
高丽军队一直追到了大同江边,看到周法尚早有准备,悻悻退去,他们知道,以他们的兵力打个埋伏还行,跟周法尚的大军硬碰硬那就是鸡蛋碰石头了。
惊魂未定的来护儿带领人马迅速撤退,顺着大同江到了入海口,到了这里他才松了一口气,心里却在不断盘算,如何跟皇帝交差呢?此时的来护儿已经指望不上了,皇帝杨广的两线作战计划就此泡汤。
原计划两只拳头打人,一只在陆地,一只在海上,现在海上的这只拳头已经作废,要想打击高丽,只能靠陆地上那只拳头了。
辽东久攻不下,整个高丽成了一只无从下口的刺猬。
如何才能把这只刺猬的肚子翻出来呢?杨广又陷入了沉思。
想来想去,他决定改变原计划,调出于仲文、宇文述等九个军,东渡辽河,在鸭绿江边会师,伺机进攻平壤,只要拿下平壤,其他的城市就不在话下。
然而令杨广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他计划周密,装备齐全,然而还是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于仲文和宇文述的军中竟然已经开始缺粮了。
原来宇文述等人的部队分别从辽宁锦州和辽宁辽中县出发,出发时每人发给一百天的粮食以及铠甲刀枪等辎重,平均算下来,每个士兵的负重量居然高达三石。
吕思勉先生说,三石这个数字恐怕夸张了。
我按照两个民夫手推车推三石粮食推测,三石这个数字绝对夸张了,两个人推手推车只能推三石,而让一个士兵长途跋涉背三石,可能吗?总之,由于士兵们负重太多,相当一部分士兵在出发前就把粮食给埋了一部分,这样就能减轻负重。
然而负重是减少了,粮食却成了最大的问题,此时全军上下已经开始缺粮,断顿只是迟早的事。
就在宇文述等人的军队驻扎在鸭绿江西岸进退两难的时候,高丽王国的大将乙支文德来了,这个人是高丽的重将,有勇有谋,这次高丽抵抗隋军的通盘部署就是他做出的。
乙支文德凭借他的历史功绩后来成为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现在韩国海军舰队里还有一艘导弹驱逐舰,名字就叫乙支文德号。
乙支文德这次来访口头说是投降,实际是来忽悠,顺便探听一下情报。
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事前曾经得到过杨广的密令:如果高丽国王高元或者大将乙支文德来,一定要扣下来(从这一点看,杨广一点都不笨,而且很狡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