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大唐盛世的历史翻案:唐史并不如烟 > 第七章 造反也是一种能力(5)

第七章 造反也是一种能力(5)

2025-03-31 02:06:01

樊子盖正郁闷时,败军之将裴弘策撞到了枪口上。

按照樊子盖的部署,裴弘策需要接着带兵出战,可裴弘策就是不执行,主要是被杨玄挺打怕了。

在平时樊子盖和裴弘策级别是一样的,所以裴弘策从心里也就没把樊子盖当回事,不出战,就是不出战,你能把我怎么着吧!怎么着,砍!说砍就砍,建设部高官裴弘策说没命就没命了,不是因为建筑质量,而是因为一场败仗。

砍完了裴弘策,国子祭酒(国立贵族大学校长)杨汪还对樊子盖面有不愤,好,接着来,再砍!杨汪这才意识到樊子盖真敢下死手,赶忙磕头,直到把自己磕出了血,头才算保住了。

一个被砍了头,一个头磕出了血,樊子盖用两个老家伙的头树立了自己的威风,洛阳城内才算统一了思想。

在樊子盖的指挥下,杨玄感在外面拼命地砸门刨墙也没效果,毕竟他的军队一穷二白,既没盔甲,也没弓箭,更别说攻城工具了,穷成这样还好意思出来打仗。

洛阳城虽然没有攻下来,杨玄感的队伍却迅速壮大了,加上陆续投降的隋军,杨玄感的队伍已经达到五万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令杨玄感更兴奋的是,一大批高官子弟也加入了起义的队伍,这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这些高官子弟包括已故大将韩擒虎的儿子韩世咢、观王杨雄(杨坚的族侄)的儿子杨公道、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大将来护儿的儿子来渊、御史大夫裴蕴的儿子裴爽、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大将周罗睺的儿子周仲等四十来人,总之这些人都是高官子弟。

说起来这些高官子弟投奔杨玄感的原因其实很偶然,原因只有一个:贪生怕死!按原计划这些人是响应政府号召来东都平叛的,本来指望着平叛立点战功,好让老爹们的脸上更有光。

等到了洛阳门口他们听说将作监裴弘策因为兵败被斩首了,这下可把公子哥给吓坏了,闹了半天,要是打了败仗还要杀头呢!公子哥们一商量,算了,别去了,省得回头再让人给砍了。

可是已经到了洛阳城下了,就这么回去大家又不甘心,也不知道谁先提了一句:要不咱投杨玄感吧,没准成功了咱都是开国元勋!就这么着,原本立志为国杀敌的公子哥们转身就参加了起义军。

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么讽刺,老爹们正在前线给皇帝卖命,儿子们却在后方革皇帝的命,这到底唱的是哪出呢?就在杨玄感在洛阳城周围横行霸道之时,得到消息的十岁皇孙杨侑已经悄悄派出刑部尚书卫文昇,率四万人从大兴出发增援东都。

卫文昇也是一个狠人,最大的特点是胆大心细,最经典的案例是一人招降十万人。

隋文帝仁寿初年,山獠作乱,卫文昇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

卫文昇到任以后,正赶上山獠围攻大牢镇,卫文昇单骑赴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

诸贼莫敢动。

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者十余万口。

一征辽东时,东渡辽河九个军全都损兵折将,唯独他的部队全建制返回,征辽将领基本都受处分,就他一个人升官,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吧!这次出兵平叛,卫文昇也是下了狠心。

一出兵,他先处理了一件小事,这事对一个四万大军统帅来说实在是太小了,什么事呢?也就是挖了一个坟头,只不过坟头的主人有点特别,不是别人,就是杨玄感的老爹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