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大唐盛世的历史翻案:唐史并不如烟 > 第九章 一地鸡毛的日子(2)

第九章 一地鸡毛的日子(2)

2025-03-31 02:06:01

在国家的供养下,玄奘法师勤奋用功,废寝忘食,不久就能开坛讲座。

后有感于隋末唐初民间诸多苦难,又偶遇印度高僧讲述那烂陀寺讲学的盛况,于是就有了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

值得一提的是,玄奘法师西行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并不像《西游记》里所说是受唐太宗委托,实际上他是在申请不下签证的情况下混在西行逃荒的灾民之中蒙混过关,历尽磨难到达那烂陀寺的。

不知道日后佛法有大成的玄奘法师是否还会记得当年那个伯乐,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那个伯乐的名字叫做郑善果?郑善果本人也算是种善因,得善果,母亲被载入隋书作为教子良母的典范,他本人先后事隋、宇文化及和唐朝,后在唐朝为官,得享天年,能在一个乱世中有这样的结果,也算善果。

说完了第一件小事,再来说第二件小事,这件事情也很小,小到只是一次极为普通的对话。

这次对话的双方是皇帝杨广和太史令(天文台长)庾质,他们的对话已经有过多次了,只是这一次更加不同。

一征辽东时,杨广就跟当时下放当甘肃合水县令的庾质有过一次对话。

庾质的看法是皇帝应该坐镇涿郡,放手让大将们随机应变,这样即使失败也不损皇帝英名。

(第一回庾质胜!)二征辽东,庾质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杨广却回答:我亲自去还没取胜,我要不去,更没指望了。

(第二回庾质胜!)杨玄感谋反之后,杨广又一次咨询庾质,杨广认为杨玄感很聪明,平叛恐怕很难。

庾质摇摇头:玄感地势虽隆,德望非素,因百姓之劳苦,冀侥幸而成功。

今天下一家,未易可动。

(第三回庾质胜!)第三次征辽东,满朝文武不敢说话,庾质也不敢去触霉头,没有表态。

(第四回双方0比0战平。

)然而到了大业十年的十二月,君臣之间又有了一次对话,这一次主要是庾质说,皇帝杨广支着耳朵听。

当时皇帝杨广准备前往东都洛阳,随后准备北巡,满朝文武再次集体失语,只有庾质站出来说了实话,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实话。

庾质说:比岁伐辽,民实劳敝,陛下宜镇抚关内,使百姓毕力归农。

三五年间,令四海少得丰实,然后巡省,于事为宜。

陛下思之。

金玉良言,一顶一的金玉良言,如果杨广能听得进去,隋朝的国运绝不会那么短,而长得像老太太的李渊也未必有机会,只可惜,皇帝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第五回合庾质狂胜!)尽管对皇帝杨广保持着四胜一平的好战绩,然而庾质并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反而得到了灭顶的牢狱之灾,事情的起因很细小,原因只是一次装病。

皇帝杨广于十二月九日起程前往东都,按照规定,太史令庾质应该伴驾随行,而庾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装起了病。

古往今来,大凡有才的人必定都很有性格,庾质就是这种有才有性格之人,既然皇帝听不进劝告,那伴驾东游还有什么意义呢?庾质装病,杨广心里顿生厌恶,在这个时候装病就是跟皇帝耍态度,敢跟朕耍态度,抓起来,跟着走!装病的庾质自此被拘押起来,跟随皇帝一直走到了东都洛阳。

到了洛阳,别的官员都安顿了下来,该回家的回家,该住宾馆的住宾馆,而庾质却被送进了监狱。

由于皇帝事情实在太多了,把他扔进监狱的杨广再也没想起来还有庾质这个人。

被人遗忘在监狱的庾质从此过上了没有刑期、没有盼头的牢狱生活,尽管他说的都是实话,尽管他的职业是天象,然而这些都没能挽救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