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梦破碎的地方如果两个李家的兴衰是隋朝转弯的开始,那么雁门之围就是隋朝转弯的加速。
正是雁门之围摧毁了皇帝杨广的雄心壮志,一个自信满满的皇帝从此变得意兴阑珊,隋朝国运急转直下。
天欲取之,必先与之,虽然这一年发生了雁门之围,然而这一年还是有祥瑞的。
这一年,亲卫府指挥官高德儒率领十几人奏报杨广,声称在洛阳宫城东南的金殿之前亲眼所见有鸾凤落过,杨广一听,大喜过望,鸾凤降临那是吉兆,象征江山永固,千秋万代,这可是大大的祥瑞!兴奋之余,杨广擢升高德儒为朝散大夫,级别由正六品升为从五品,另赏绸缎一百匹,另外参与汇报者统统有赏。
赏赐完毕,杨广下诏,在鸾凤落脚之处兴建仪鸾殿,希望吉兆永驻。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祥瑞也是一样,世上本没有祥瑞,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祥瑞,杨广的这次鸾凤祥瑞也就属于这一种,属于炒作的祥瑞。
根据我的分析,高德儒看到的肯定不是鸾凤(世上根本没有鸾凤这种鸟,是中国人臆想出来的),很有可能只是洛阳西苑散养的孔雀,高德儒他们是把孔雀当成了鸾凤,经过炒作就成了举国庆祝的鸾凤降临祥瑞。
然而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都教导过我们,撒谎不是好孩子,列宁承认自己打碎过花瓶,华盛顿承认自己砍过樱桃树,所以一定要做诚实的孩子。
按照诚实的标准,高德儒就不是一个好孩子,而坏孩子则一定会遭到报应的!两年之后,一个叫李世民的老师给了高德儒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斩立决,理由就是把野鸡当鸾凤欺骗皇上。
当时李世民攻下了不听从指挥的西河郡,全郡上下好几万人,李世民偏偏就斩了高德儒一个,他是要用这个人的人头告诉全国的老百姓:撒谎不是好孩子。
孔雀?野鸡?鸾凤?皇帝杨广已经分不清了,而且他也不准备分清,只要他认为是鸾凤,那就是鸾凤。
有鸾凤祥瑞映衬,皇帝杨广巡游四方的脚步没有停止。
公元615年的八月五日,杨广出塞向北巡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久违的老朋友正在塞外等着他,这个老朋友就是东突厥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裴矩试图采用分化的方式瓦解东突厥,结果被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识破,因此裴矩提出的以突厥打高丽的狗咬狗计划没能实现,最后只能杨广亲自上阵三征辽东,结果三次都以失败告终。
在杨广征高丽的同时,背后有一双眼睛始终在盯着他,这双眼睛属于始毕可汗。
三征高丽隋朝损兵折将,三征高丽隋朝国内民变四起,现在东突厥与隋的实力对比已经悄悄发生变化,双方也到了掰掰手腕的时候。
八月八日,皇帝杨广继续前行,此时他接到堂妹义成公主的线报:阿史那咄吉集结骑兵数十万,很有可能对皇帝不利。
接到线报,杨广不以为然,以大隋军队的雄壮还怕小小的突厥不成?不管它,继续前进!八月十二日,皇帝杨广抵达雁门郡,一切正常,杨广若无其事地笑了。
八月十三日,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突然出现,包围雁门郡,一切不正常了。
雁门郡治下四十一个城池被打下了三十九个,只剩下雁门郡和淳县还在坚守。
原本杨广还指望次子杨暕能从淳县赶来救驾,现在看来不可能了,淳县也被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