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说的是:施主请进,方丈在殿恭候多时了。
沈醉转过头看了看四周,却定周围就只有他们的时候,大惊道:请问,你是说我么?小和尚也是奇道:当然是说公子了,难道公子来前并未知会方丈?沈醉哪里听得懂小僧说什么,朝幕忆涵看去。
魑魅魍魉也觉奇怪,道:莫不是沈兄弟真的是和那个什么相思姑娘约好才来的,不然方丈那老头怎么知道沈兄弟要来?沈醉连忙打断魑魅魍魉的话,又看向幕忆涵,见幕忆涵没有生气,才放下心来。
幕忆涵经过方才沈醉的安慰,也不去想什么相思姑娘的事了,而是对小和尚道:请问贵寺方丈如何对你说的?那小和尚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头,想了想道:方丈他老人家对我说‘虚若,今日辰时三刻有贵客来访,贵客一男一女,四个下人,把他们引到(hide)殿。
’我看公子和小姐你们一行正是辰时三刻来的,并且刚好一男一女,四个下人,方丈不是说你们是说谁?还有,方才我远远的看你们在庙门外走来,如果直接过来便比辰时三刻早些,没想到你们走到途中却又停了下来,再过来时刚好辰时三刻,方丈真是算得清楚。
沈醉和幕忆涵也是大奇,小和尚口中所说的停了下来当然是指幕忆涵醋意阑珊想转头回去之时,暗道:原来竟有此等巧事?不觉对这位方丈大起好奇。
一行众人在小和尚的指引下朝寒山殿走去,他让魑魅魍魉四怪留在大殿上,显然是方丈吩咐的,魑魅魍魉虽说也对方丈产生了好奇心,但方进寺院,便被罗汉堂的雕塑所吸引,也乐得到处玩耍,知趣的不跟上来。
不多时,来到了寒山寺正殿。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
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
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
根据这个小和尚虚若介绍,这里包含着一个传说:有一次天朝一位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
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
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古时文人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
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
两侧靠墙供奉着前朝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家圣地赤霄寺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hide)神僧的石刻画像,而不是一般庙宇里的海岛观音。
穿过正殿,沈醉二人不觉感到豁然开朗,一座残破但整洁的偏殿离在一座小土坡上,一路小径逶迤而上,满地尽是海棠花,说不出的美丽。
虚若指了指那座偏殿,道:那便是本寺第一代住持(hide)神僧昔日所居之地了,现在是本寺的藏宝阁殿。
说道神僧,小和尚不觉面露崇拜敬仰之情,不觉又道:神僧悟道之后,前知千年,后知千年,就连赤霄寺的(huineng)神僧也对他敬仰有加,还以赤霄寺方丈之位想让。
沈醉听了小和尚的介绍,对更是敬仰,幕忆涵却是面露轻笑,暗道:神僧最多便是修仙入神途,但说前知千年,后知千年,却不免夸大。
小和尚给二人指明道路,便回身离去,二人依言穿过海棠花林,来到殿门口,才发现一个老僧已经站在了殿门外。
老僧年过古稀,苍老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深邃而清澈的目光却有似乎能看清世间的一切一样。
只见一个身穿藕色纱衫的女子,脸朝着老僧,身形苗条,长发披向背心,用一根银色丝带轻轻挽住.沈醉望着她的背影,只觉这女子身旁似有烟霞轻笼,当真非尘世中人。
女子转过头来,绝美的脸上不带一丝血色,一脸落寞与孤寂,不是相思是谁。
相思和方丈道了别,朝沈醉走了过来,沈醉可以确定,相思便是妙玉。
当相思走到沈醉身边时,沈醉忍不住道:你是妙玉吗?相思一边走,一边默默的念着:玄冰杖,金陵会,有缘人……竟没有意思到沈醉和幕忆涵的存在,当听道沈醉的声音时,不觉抬起了头,美丽的大眼充满了惊异:沈公子?怎么是你?相思此时的表情甚是落寞孤寂,再加上了她那美得不食人间烟火的脸,无论谁都会产生我见犹怜的感觉,幕忆涵虽说在寒山寺门前让沈醉不许看相思,但真正见到相思的时候,却也产生了一种大姐姐保护小妹妹的冲动,竟也忘记了怪罪沈醉,暗道:不知道是谁欺负了相思姑娘,相思姑娘才如此沮丧?沈醉却又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看来他是想起了幕忆涵在庙门口的嘱咐,偷眼看了看幕忆涵,才发现幕忆涵也是一副沮丧的样子,想必也是见到相思伤心,自己也就难过了。
沈醉还未开口,幕忆涵便对相思道:相思姑娘,我……我叫幕忆涵,论年龄肯定能当你的姐姐了,到底是谁欺负你了?相思姑娘看了看幕忆涵,也惊叹于幕忆涵的美丽,对幕忆涵报以感激一笑,道:没,没什么。
只是想起了一些伤心事。
谢谢幕姐姐了。
幕忆涵见相思叫自己姐姐,不觉对相思好感大升,连忙道: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任凭谁见了相思妹妹也会产生想保护妹妹的冲动的。
相思羞涩一笑,不觉想道:世间之大,又有谁能真正保护我?想到此节,又是一阵苦涩。
随即认真的看了看沈醉,似乎便要把沈醉的心灵看透,暗道:沈公子真似筠嫣妹妹所发榜文上讲的那般变成了无恶不作的魔头了么?但见沈醉眼光清澈如水,那有半点戾气,不觉摇了摇头难道茅山灭门,太玄门道人之死竟另有隐情?她下意识里便没有把沈醉看成魔头。
想起了沈醉的伤势,道:沈公子,秦郡一别,物是人非事事休,不知公子的伤可好些了?沈醉当然知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指的什么,但想不到妙玉刚见面就问起了自己的伤势,不觉大为感动,道:机缘巧合之下,我的伤竟好了。
妙玉知道,暗月尸魔之毒只能由玄冥离火珠解,心里不觉剧烈的跳动了一下,不过随即又摇了摇头,玄冥离火珠早在千年前便已失落,沈公子怎么可能遇上,也许沈公子是碰上其他机缘巧合才痊愈的。
想到此节,也没有再问自己最想问的问题:沈公子难道得到了玄冥离火珠?正是因为妙玉没有问这一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变故,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