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参见皇上。
皇后笑吟吟地迎上去:今儿天儿好,出来走走真好。
盈盈一福,皇上笑着摆手:起来吧,没那么多人哪有这么多礼数。
好。
那拉氏笑着起身:怎么没见怡王爷,不是说就在交辉园那边的。
赶明儿让十三福晋过来走走,好些时候没见了。
由着你吧,这些事都不用桩桩件件来跟朕说。
皇帝慢慢走着,皇后扶着芸嫣的肩走在后面:那么多折子要看,再来问你这些事不说朕絮叨?先时这些事没想问皇上,只是要是不先问问清楚万岁爷又说我娇纵那可不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了。
那拉氏笑道。
皇帝笑着摇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朕可是什么都没说你。
一行说一行慢吞吞地往前走,皇后笑着跟在身后:等着皇上来说臣妾,不如臣妾自己请罪的好。
高芸嫣跟在皇后身边,要是别人来说这件事放到谁来说都不会是主动去跟皇帝说清楚这件事,皇后反倒是不避嫌疑自己提出来。
而皇上丝毫不以为杵,还跟皇后有说有笑。
跟家人口中那个喜怒不定的严酷君王似乎隔得太远。
嗯,请罪?说你还是说朕?皇上不失时机地看了眼皇后:你看这儿就是咱们两个人还加上后面这几个亲近的人,用得着这么着跟朕说话?怡王最近说话就是跟你一样,跟朕说话都没有忌讳了。
万岁爷的真性情除了怡王还有谁清楚?皇后看着前面路湿苔滑,不失时机地扶住皇帝:谦嫔那儿有了喜了,臣妾着人接了谦嫔也到园子里来好好养着。
这么久了,才有好消息也是不易。
嗯,朕知道了。
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或是什么,只是淡淡地答应了一声。
皇后也是缓步跟在皇帝身后:四阿哥那儿怀孕的宫女子月份也大了,上次跟皇上说的事儿还是要好好计议了,不能老是这么搁着不理的。
嗯,到了秋凉再说。
那时候身子都好了,你看看你都瘦了好多了。
皇帝还是淡淡说着:有时候有些事不要这么操心,这些事交给底下人去做。
你只是看看就好,跟朕一样都喜欢操心。
这么着不好,怎么朕身边都是这样子的人。
你如此,老十三也是如此。
是不是都要跟朕一样拼命才好?只是在做些内宫里的事情,别的事儿都用不着操心。
皇上看看,谦嫔腹中是万岁爷这么多年终于有的一个皇子,四阿哥那边只怕是除了除了三阿哥以后的第一个皇孙,臣妾能不上心?皇后扶着皇帝慢慢往前走,身边的总管太监高无庸悄悄摆了摆手。
高芸嫣连同一干宫女太监瞬时止步,只是远远的看着走得很慢没有人再敢拢上去。
帝后两人沿着湖岸边缓步走着,时时低声交谈些什么。
高芸嫣远远望着,皇上也只是穿了件象牙色的常服褂,乌黑的发辫上缀着什锦八宝。
皇后梳着两把头,头上几乎没什么首饰。
这样的帝后二人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四十多年的夫妻。
皇家还有这样和谐的帝后夫妻真是少见,民间说皇上喜怒不定怎么很少看见皇上跟皇后发火?而且听说前些时候还有过皇上斥责皇后身边首领太监的事情,而皇后也没见有过丝毫怨言?是不是自己看的并不是一件真事,或者是听到的才是以讹传讹?其实娴雅就是小了些,要论说话行事倒真是不输给这几个。
皇帝缓缓开口,面对着微波澜澜的湖面也不担心这话被人听了去:至于富察家的,家世和人品也是不差。
这些事朕都看在眼里,给弘历指婚所要顾虑的不止是家世人品。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关系到皇家子嗣和国运昌隆,不得不谨慎再三。
至于天申,朕看吴札库家的就不错。
小丫头伶俐得紧,而且也识大体。
别是昨儿裕妃伺候皇上晚膳的时候已经跟皇上提过了?那拉氏笑着捋了一片翠绿的柳叶在手上把玩:早几日就跟我说来着,说是小五看上了吴札库家的。
又不好意思来说,其实小五哪会做出这种事儿来。
倒是裕妃自己看中这孩子了,我也是觉得不错。
正打算这么着,哪知道她也说了。
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罢了,夫妇是一辈子的事情总不能过得拧着了。
要真是这么着,以后还不埋怨人去?皇帝立住脚,沉吟半晌看着皇后:有个事儿,朕想了好久还是只能这么办才能让人说不出话来。
皇后嘴角带着微笑点头:万岁爷吩咐吧。
娴雅即便是指婚了,还是留在你这儿。
皇帝看着那拉氏一字一句说道:朕倒是要看看钦天监说的究竟是准还是不准。
钦天监说什么了?还以为会说出什么缘故来,哪知道说出来的事情又是如此。
皇帝很在乎这些东西是早就知道的事情,难道娴雅的生辰八字有什么关碍不成?胤禛脸色不是太好,饶是那拉氏也有些怵他这种隐忍至极的脸色。
仿佛其中有着不可对人说的事情,只是不说出来又绝对不是皇帝的准则。
若是知道皇帝会是这样一番表情皇后绝对不会问出这番话,一旦问出口就没有可以后悔的余地。
稍稍迟疑了一下,那拉氏还是抬起头看着胤禛:很不好?若是如此就当做是再寮一次牌子,给她指个乾清门侍卫什么的也不算是委屈了她。
朕和允祥一起看过这个八字,照书上的说法是大贵的八字。
怎么会是钦天监算出来的,不宜子孙?仿佛带着一丝不解,仰望着天:若是如此就不得不慎重,你是知道的。
朕这一支子嗣不旺几乎成了定局,就算是再多出一个儿子又如何?朕膝下没有一个亲生女儿,就算是抚养了和惠她们姐妹三个也是隔着一些的。
再来个不宜子孙的,日后到了九泉之下怎么像先帝交待?我大清是要千秋万代世世绵延的,哪怕是危言耸听也必须慎重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