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堂便是内宅,由于内宅不允许外人进入,所以大堂与内宅之间设有一道禁门,有专人把守。
内宅门的外檐上是镂空的鲤鱼跳龙门、鹤鹿同春、麒麟送子等各种图案,门的两侧还悬挂着雕花的垂珠。
进入内宅,走过一段绿树环绕的小路后就来到了世恩堂,此处是孟子的第七十四代孙孟繁骥的居所,为四合院建筑。
正厅明三暗五、雕梁画栋,正中间悬挂着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的楷书巨匾——世恩堂。
室内陈列着众多古玩字画、床榻橱柜等。
院中是众多茶摩花、石榴、月季、核桃、紫荆等花木,盛开的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也使小院更加幽静、典雅。
世恩堂的后面是存放圣旨、诰封、皇帝钦赐墨宝、古籍文献和家族档案的地方,名为赐书楼,共有两层六间房屋,为硬山式建筑。
上层的正中间悬挂着横匾,上书赐书楼,据说是清代吴企宽的篆书。
孟府的第六进院落是两层共十间前出厦的台楼,正中明间直对孟府大门,名曰缘绿楼,原本是孟氏后人的居住处,现为存放珍贵文物的库房,保存有朝服、龙袍、圣旨、印书木版、古书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
二、孟庙孟庙又称亚圣庙,位于山东邹县城南,与孟府毗邻,是祭祀孟子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孟庙始建于宋景佑四年(1037年),孟庙地址在孟子的陵墓旁边。
后来,由于距离城市较远,瞻仰祭祀均不方便,就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迁建在孟府旁边,此后不断对其扩建,大约在明代已初具规模。
如今的孟庙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585米,东西宽约95米,占地约436万平方米,共分五进院落二十大院,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有各类殿庑64楹、木坊4座、碑亭2座、石坊1座,规模仅次于孔庙,是山东省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孟庙的正南门又叫棂星门,门内两侧各有一木坊,名曰继往圣和开来学,是用来表彰孟子继孔子以往,开儒家之来功绩的。
进入棂星门,便来到孟庙石坊。
此石坊始建于明朝的万历初年,通高52米,有4柱3门。
柱顶装饰有宝瓶和穿云板等图案,正中间的坊额上镌刻着金字楷书亚圣庙三个字,左右的坊心则雕刻有云中翼龙和海水蛟龙等图案,形象逼真。
承圣门内有东庑和西庑,里面专门供奉着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高子、钱唐、孙爽、徐辟、孟仲子、充虞、彭更、季孙氏、孔道辅等学者的牌位,因为他们对孟子学说有非常大的贡献。
亚圣殿位于孟庙的正中,高约17米,宽约277米,纵深约20米,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
整座大殿为绿琉璃瓦覆顶的重檐歇山式的宫殿建筑,共由26根八棱水磨石柱支撑,柱下为覆莲状的础座。
大殿的正中门楣上悬挂着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手书——道阐尼山雕龙巨匾,殿内的迎门金柱上的巨幅对联也是乾隆手书,左联为尊王言必称尧舜,右联为忧世心同切禹颜。
殿内正中供奉着孟子的塑像,悬挂着清雍正皇帝御书的守先待后横匾。
殿内东侧供奉孟子的学生利国侯乐正子的塑像,西侧有北宋宣和三年的碑刻,上面刻着先师邹国公孟子庙记九个大字。
据史书记载:大殿在各个朝代均有损毁,约维修过38次。
除了亚圣殿外,孟庙内还有启圣殿、孟母殿、寝殿和御碑亭等众多各具特色建筑,这些殿堂无不雕梁画栋、金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