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七章 齐鲁先贤遗迹(11)

第七章 齐鲁先贤遗迹(11)

2025-03-31 02:07:58

一、宋江寨虎头峰是梁山的最高峰,处于梁山的最南端,东、西、南三面危岩壁立,顶端开阔平坦,易于筑营扎寨,因此宋江寨位于虎头峰顶。

《大明一统志》记载:宋政和中,盗宋江保据于此,其下即梁山泊也。

清初的《过梁山记》中也写道:梁山者……其上界有宋江寨焉。

宋江寨乃是水泊梁山的军事重寨,呈椭圆形,寨墙由块石垒成,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因宋江(字公明,郓城县宋家村人氏,绰号及时雨,早先为山东省郓城县的文官)为起义的领导者,所以取名为宋江寨。

如今,寨内还有忠义堂、旗杆窝、宋江井等遗址。

忠义堂原本叫聚义厅。

晁盖(山东省郓城县东溪村人,身为保正,是本乡富户)在曾头市中箭身亡后,宋江坐上了山寨的头把金交椅,聚义厅由此改名为忠义堂,并在门前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旗杆窝留存至今。

忠义堂的正厅内分别摆放着宋江、卢俊义、吴用等三人的彩塑雕像,两旁陈列着排列有序的桌椅、酒坛和大黑碗,厅内的屏风缣帛上则描绘着梁山的旧时风景,栩栩如生。

此外,大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是大型的陶瓷壁画——《梁山泊英雄聚义图》,画面雄伟博大,有武松景阳岗打虎的雄姿、有身轻如燕并蹲在墙角上的鼓上蚤时迁、还有生性耿直行走天涯的鲁智深……总之,108位英雄或执笔,或刀枪棍棒,或奔驰飞檐,完全展现出了自己的本性:精灵、淳朴、粗鲁、风流。

虽然对他们性格的刻画各不相同,但每人手中均有一个大酒碗,或豪饮、或慢品,无不透露出豪爽、直率。

在忠义堂的前面,东西两侧各有数间厢房,其中陈列着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等36天罡的彩塑。

这些塑像都比真人还要大、神态逼真、个性鲜明,且怒目圆睁,好似怀有满腔仇恨。

忠义堂的后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名叫雁台,因小李广花荣在此射落飞雁而得名,是宋江读天书、观天象、察寨情的地方。

如今,院内还摆放着小李广花荣弯弓射雁的大型石雕。

宋江寨的西侧至今留有一口石井,名叫宋江井。

据传:这里曾经是个深不可测的石潭,潭水清澈甘甜,取用不尽,大旱之年也不枯竭,饮用之后还有爽心滋体的功效,被当时樵夫猎户们称为天露。

当宋江领导的起义军在梁山安营扎寨后,人马均以此潭中的水为生,所以此潭被称为宋江井。

后来,宋江等人被朝廷招安并率兵出征方腊。

出征前,宋江曾将大量兵器盔甲藏在此井中。

在平定方腊之战中,宋江等人大多战死疆场,幸存下来的阮小七不愿接受高官厚禄,再次回到石碣村从事打渔旧业。

但是,由于渔霸横行、官府欺凌,阮小七又率领贫苦的众乡亲重返梁山,并依靠井中的兵器盔甲杀贪官、诛渔霸、抗官兵。

如今的宋江寨虽然已经变成残垣断壁,但巍峨的虎头峰却仍然给人以森严壁垒之感。

二、杏花村梁山东边山谷间是一片开阔地,三面环山,东临湖河。

据史书记载:此处乃是唐代的佛教胜地。

在杏花村头、雪山峰下,曾经建有一座寺庙,如今只剩下寺庙的住持东鲁西竺法师墓和矗立的七级佛塔,碑文上写着明嘉靖年间爱国僧人西竺禅师率僧兵三千余众抗击倭寇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