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八章 齐鲁名山古寺(10)

第八章 齐鲁名山古寺(10)

2025-03-31 02:07:58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唐代大诗人李白迁居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陶沔、韩准、裴政、张叔明等人隐居在竹溪。

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世称竹溪六逸。

后来李白在《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中写道: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

是对在竹溪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元初,理学家、集贤大学士许衡曾弃官避世于此隐居,演习《易经》,室匾鲁斋,学者称其为鲁斋先生。

而今的竹溪虽已无唐代碧玉千竿的胜境,但清流依旧、山月无恙,正所谓迄今人去已千载,流风余韵犹宛然。

隐仙观遗址位于徂徕山礤石峪溪东岸,坐北朝南,依山势叠筑而成。

前面是玉皇殿,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结构,下层有石砌门,匾额为金阙云宫。

后面是3间三清殿,西侧有3间吕祖殿。

徂徕山碑刻、刻石众多,现有碑碣54块,摩崖刻石113处,其中有大般波罗密经、波罗密经、炼丹炉、贫乐岩、卧龙等隶、草、篆名人石刻。

曹植、李白、杜甫等历代文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与墨刻。

而徂徕山最著名的摩崖在黄花岭乡徂徕山东段南侧的映佛山顶和光华寺东南,是北齐年间(570年)刻下的隶书,其与泰山经石峪与邹县铁山刻石齐名。

而且,徂徕山还是山东省抗日武装起义的革命圣地,建有徐向前元帅题写碑名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徂徕山群峰叠翠,沟壑幽深,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是建国后人工造林的全国先进单位之一,1992年被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九、小泰山:鲁山鲁山位于山东省的中心,是山东四大高山之一,属泰沂山脉,是淄、汶、弥、沂四河的鲁山龙潭峡发源地,主峰观云峰海拔11083 米。

山地以石灰岩和花岗岩为主,其花岗岩与泰山花岗岩层相似,形成年龄都在25亿年左右,素有小泰山之称。

鲁山山势挺拔险峻、山石怪异、峰峦竞秀,四季景色变幻无穷:春报桃李争艳放,夏暑浓荫不侵肌,秋染红叶醉菲芳,冬雪绽玉松梅奇。

山中树木葱郁,松清竹翠,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野生动物600多种,其中鸟类119种,有山东鸟类王国之称;植物500多种,中草药类200多种,如鲁山参、灵芝等。

鲁山历史上是青州府的养马场,历经600余年。

又是建国后第一批国营林场,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森林覆盖率达 90%以上。

鲁山遍布溪流瀑布、高山平湖,以茂林、怪石、流泉、飞瀑、奇峰、日出、云海、鬼市为主要特色,走进鲁山仿佛进入山青水秀的江南水乡。

鲁山人杰地灵,是沂源猿人——最早的山东人的发祥地,如今尚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和众多美妙迷离的神话传说,其中有南北朝修建的碧霞元君行宫、牛智宫和无梁石建筑志公塔;始于后梁、成于元代、兴于明代的腾云寺等。

鲁山上山入洞处处景,林泉竹石步步幽,已经被划为森林公园,现有景点望峰洞;鲁山极顶观日出、赏云海;山东海拔最高的水库——鲁山水库等,是远离城市、空气清新、气候温凉的避暑、疗养之地。

十、孔子小鲁处:蒙山蒙山亦称东蒙、东山,是泰沂山脉系的一个分支,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南部,跨临沂市平邑、蒙阴、费县和沂南四县,东西雄列,绵延百余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因地处蒙山之阴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