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九章 巍巍泰山(2)

第九章 巍巍泰山(2)

2025-03-31 02:07:58

泰山拔地而起、雄姿盎然,自古就被封为五岳之宗,被誉为名山、神山、圣山。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鲁颂》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的记载。

孟子曾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的宏伟令人神往与崇拜,发展到极至便是帝王的封禅。

自秦汉以来,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通常都要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

据史书记载:先秦时期有72位君主到泰山封禅;秦汉以后的历代皇帝曾27次到泰山封禅。

汉武帝曾称颂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导致各种宗教文化相继渗入泰山,群众性的登山朝拜活动也日益昌盛,历代的文人墨客、名家贤士接踵而至,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

比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石刻、碑碣等无所不包,而且均是中国的传世名篇、稀世珍品。

泰山由此拥有了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的美称。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被尊为大圣人的孔子曾多次登上泰山,并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孔子庙、孔子小天下处、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瞻鲁台、猛虎沟等,均是景色优美、文化氛围极浓的旅游胜地。

战国时期,人们曾沿泰山山脉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遗址留存至今。

由此可知,泰山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是当之无愧的。

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华夏文化之根本、东方文化之宝库,并于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单。

第二节泰山的神话传说泰山是一座名山,也是历代帝王、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云游僧道、百姓众生的向往之地。

人们均以登上泰山而自豪,使得不同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憧憬希望在泰山以不同的形式和载体体现出来。

泰山不但拥有了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色、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拥有许多美丽、动人的典故和神话传说。

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典故与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不屈不挠、磊落光明的传统美德,以及对邪恶势力的仇视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一、碧霞元君的传说在泰山上,最为显赫的神就是碧霞元君,民间将其称为泰山奶奶、泰山老母。

据说:碧霞元君能够为众生赐福,并碧霞元君行宫消病去灾。

凡是爬泰山的人,均会去拜见泰山奶奶,要么慷慨解囊、施舍钱财,要么虔诚叩首、五体投地,泰山碧霞元君庙的香火因此兴盛不衰。

对于碧霞元君,人们是顶礼膜拜的,但是对于碧霞元君的来历,知道的人却少之又少,只是在民间流传着几个传说。

传说一: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氏王朝之后,由于天下统一,周武王决定重重奖赏有功的大臣们。

可是一时之间却找不到合适的礼物,冥思苦想后,周武王决定将全国的领地分赏给众大臣。

这样既显示了自己的慷概,又能说明自己非常信任大臣,还考验了大臣们是否真的忠君报国,自己也可当上清闲的天子。

想好后,周武王便把封赏众大臣的权力交给了军师姜子牙。

姜子牙领命后开始分封诸侯。

封来封去,全国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几乎都被封尽了,唯独留下一座东岳泰山。

原来,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是游玩的好地方,原打算留给自己。

可是,分封之后却把周武王的护驾大将黄飞虎给遗忘了。

于是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泰山不可。

正在两人商榷之际,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找上门来要地盘,并说周武王同意封赏自己,特意来找姜子牙。

这样一来,泰山这块宝地就有三个人来争夺。

如何是好呢?思来想去,姜子牙放弃了占有泰山的念头,并对争得面红耳赤的黄氏兄妹说:你们一位护驾有功,一位有周武王的口谕,自然谁都应该得到封地,但是泰山只有一座,所以两位不用争,各凭本事,谁先登上山顶,泰山就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