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登泰山,从红门开始爬坡登级,此后的盘山路更加险峻,使人毫无喘息之机。
来到中天门,盘山路陡然下返,此地被青山所围,四周是翠柏流黛、百鸟齐鸣、清泉流淌,人走在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不仅爽心悦目、精神焕发,登山的疲劳感也会一扫而光,因此被人们称为快活三里。
快活三里不仅自然风景秀美,还有大量文字古迹,其中最吸引游人的就是笔力遒劲、锋芒毕露、但不容易辨认的乐字,其旁边还写着游山乐三个字。
游人们每到此地,都要对其横瞧竖看地欣赏一番。
据传,这个乐字是一位叫李和谦的人所书。
他是泰安山口人,出身贫寒,当年在泰城的一家酒店当小伙计。
由于聪明伶俐、腿脚勤快、待客和气,客人都喜欢和他攀谈,因此店中生意非常好,他也得到了店主的器重。
在当小伙计的这段时间里,李和谦虽然与酒客们打趣攀谈,整天围着店堂跑,但他却是很有心计的人,与店主在一起时学会了许多字,斗大的字也能识得几麻袋。
每当与酒客们攀谈时,他还用手中的抹布在桌上写来画去,日久天长就练出了一手好字。
有一天,店里无事情可做,李和谦便和几个伙计一起到泰山上游玩。
众人爬到中天门时,早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满面。
稍事休息,一群人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绿树成荫、清幽静谧的快活三里。
此时,冷风徐徐、凉爽无比,众人走着、看着、说着、笑着。
突然,李和谦想起了什么,停住脚步,从口袋里拿出笔墨,走到路边的一块大石旁挥笔书写起来。
只见所书之字笔力遒劲,好像松鼠跳跃在石上与游人相嬉一般,妙不可言。
但是,一同游山的几个伙伴都不识字,见李和谦在石头上写字,却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便问道:李师傅,您写的是什么字呀?李和谦笑着回答道:你们已经乐呵呵地走了这么长的山路了,难道还不知这是什么字吗?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个乐字,于是拍手叫好、称赞不已。
李和谦怕别人看不太懂而引起误会,又在乐字的旁边写下了游山乐三个字。
十三、长寿桥的传说泰山的黑龙潭(在泰山西溪百丈崖上,有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状如挂着的千尺银练。
瀑布常年倾泻,冲击崖下成潭,传说潭与东海龙宫相通,有龙自由来去,因此取名黑龙潭)上有一座横架东西的桥,恰似龙潭横生的一道浓眉。
桥身为朱红色,正好与两岸的青山相映成趣;游人行走其上,能够俯瞰龙潭胜景,纵观西溪的秀美景色。
这座桥就是长寿桥。
长寿桥修建于1924年,是兖州镇守张培荣主持建造的。
但他建造此桥并非为了方便百姓,而是为了取悦自己的夫人。
相传:张培荣非常怕老婆,虽然在士兵面前威风凛凛,但在老婆面前却俯首贴耳、百依百顺,老婆的话比军令还要好使。
张夫人依仗丈夫张培荣的权势,挥霍无度、肆意玩乐。
一天,她听说泰山的风景极为优美,很多人都在那里修炼,并有修炼成仙者,便心血来潮也想修道成仙,就让丈夫到泰山征地造庙。
张培荣奉命来到泰山,发现黑龙潭附近的景色非常优美——四围青山、绿树成荫、翠竹亭亭、银杏参天、清流夹道、步移影换,上有芙蓉、傲徕两座山峰拔地通天之雄伟,下有龙潭飞瀑、细流淙淙的清幽。
正是修道成仙的好地方,便在此修建庙宇,取名无极庙,尊自己的夫人为无极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