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十章 食不厌精话鲁菜(3)

第十章 食不厌精话鲁菜(3)

2025-03-31 02:07:58

至于便席,通常也要讲究冷热兼备、盘碗相宜、饭菜配套,由此可见鲁菜烹饪技艺的复杂、精妙。

三、鲁菜的三大风味流派山东省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各地的物产与习俗也各不相同,由此形成迥异的烹饪特色,出现了具有地域风味的鲁菜。

一般情况下,鲁菜可分为济南风味菜(包括德州、泰安在内)、胶东风味菜(包括青岛在内),以及有阳春白雪之称的孔府菜(曲阜)和星罗棋布的各种风味小吃。

1济南风味菜济南在历史上一向是商贾荟萃之地,丰富的物产为烹制菜肴提供了充足的烹饪材料,形成了别具风味的济南菜,是鲁菜系的主要流派之一。

济南菜取料广泛、品类繁多,上至山珍海味,下至瓜、果、菜、菽,只要经过厨师们的精心烹制,都可成为清香、鲜嫩、味纯的美味。

济南菜擅长用汤,并能烹制味道纯正的汤汁。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取汁;掠去浮沫,停之使清,用以制作菜肴。

以后逐渐演变成用肥母鸡、肥鸭、猪肘子等熬制鲜汤。

用鲜汤辅以爆、炒、烧、炸等烹饪手法,所制菜肴便有了清、鲜、脆、嫩等特点,如清鲜淡雅的清汤什锦、奶汤蒲菜等。

红烧也是济南风味的主要烹调方法,用这种方法烹制的鱼、肉、鸡等菜肴具有色泽红润光亮、味道咸鲜浓厚等特色。

当地名吃九转大肠就是在红烧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在济南菜中,用爆、烧、炸、炒、烤等技法烹制的名菜有数百种,如外焦里嫩的糖醋黄河鲤鱼、脆嫩爽口的油爆双脆、口感爽滑的葱爆海参、鲜香宜人的荷花鱼翅清淡爽口的清炒虾仁……这些无不体现了济南菜系的极高技艺和独特风味。

2胶东菜胶东菜是鲁菜的主要成员之一,因起源于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而得名福山菜、烟台菜。

胶东菜系大约形成于明清时期。

当时烟台是对外开放的商埠,英、法、美、德等多个国家纷纷在此设立领事馆,多种文化汇聚于此,促进了胶东菜的迅速发展。

到了清末,胶东菜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

史料《烟台概览》记载:烟台居民,宴会之风甚盛,普通宴分中、西两种,中宴采用‘半桌头’即四干果碟、四水果碟、四南果碟、四冷荤、两大件、八小碗,中隔点心两道,以翅席为最上、海参次之、酒分黄白。

埠内资格最老的有公和楼、东坡楼、鹿鸣园、松竹楼等。

鹿鸣园、大罗天、东坡楼、芝罘茅一楼、松竹楼、渤海蕃菜楼、群英楼最驰名。

胶东菜的形成、发展与胶东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等因素密切相关。

胶东海岸盛产海参、鲍鱼、海螺、扇贝、对虾等海产品,这就决定了胶东烹饪以海味原料为主。

原料独特加上技术精湛,胶东菜形成了海鲜为主、清鲜脆嫩、原汁原味的风味特色。

另外,胶东菜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胶东民间,烹饪技术极为普遍,每一个普通家庭几乎都有手艺娴熟的家庭厨师,每逢佳节、嫁娶、婚丧、待客,家家都能做出丰盛的菜肴。

在烹调技法上,胶东厨师擅长炸、爆、溜、炒、煎、蒸、扒等烹制手法,多以明虾、鲍鱼、海螺、蛎黄、海带等为主要原料,所制菜肴口味清淡新鲜。

如:胶东名菜扒原壳鲍鱼,就是采用鲁菜的传统烹调技法烹制,菜肴鲜美滑嫩、催人食欲;烤大虾色泽红亮、味道鲜美、肉质白嫩。

此外,蟹黄鱼翅、芙蓉干贝、烧海参、炸蛎黄、清蒸加吉鱼等名菜也显示出了当地烹饪大师们的高超技艺。

过去胶东地区曾流传着:东洋的女人,西洋的楼,福山的厨师压全球的俗语,可见当地烹饪技术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