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门联由书房书写,门神则由门神户彩印,而且府内外的所有门神、对联均需由门神户在腊月二十九贴完。
三、熬岁与踏岁到了大年三十,下人们便在前堂楼院的正中扎天地栅。
其中间装有一间木雕神龛楼,上面有木雕的屋脊、瓦垄、滴水瓦等,前面有走廊、回廊柱子、透雕花棂门窗、檐,构造和真楼房一样。
龛楼中间摆放着精制的木雕红漆金字牌位,上写天地三界万灵十方真宰。
龛楼前安放着一张长方桌,桌上供着整鸡、整鱼、红色大肉块、鸡蛋大的丸子、油炸四指长的大山药块等。
供菜顶上是红绿色的粉条、花糕、年糕、馍馍等,而且上面都插着绢制的红花。
供菜前是锡制的五供:香炉、蜡台、香筒等,周围用秫秸箔包围起来,只在前面留一个门,两边绑上静色的鲜竹子。
五供两边还要各放两张方桌,桌上摆上五个大盘,内装花糕、年糕各五个,其上有红枣加红花。
天地楼东边要摆放直径约三尺的大铁盆,里边是二尺长的小劈柴。
劈柴要摆成方格形状,约有半人高,上面放着鲜柏树枝子。
天地楼的西边也摆放着直径约三尺的大铁盆,里边的劈柴呈方格形,约半人高,柴中间为爆竹。
上述物品均是年初一早上熬岁时使用的。
前堂楼门外放一个铁木炭盆,上面的砂锅里有莲子、红枣和用江米面包的小元宝。
从内宅门到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等院的地上都要撒满芝麻,人走上去能够听到咯喳、咯喳的响声,是专为年初一踏岁而准备的。
四、辞岁头大年初一的凌晨零点开始发纸祃,点蜡烛的、烧香的、放爆竹的、烧枣汤的都行动起来。
公爷(衍圣公在当地通称公爷,为爵名,为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当时的平帝为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候。
唐开元年间,孔子被谥为文宣王,为公爵。
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衍圣公,仍世袭)、太太起来喝枣汤(称元宝汤),喝完后便到天地楼拜天地和各神位,然后拜家庙、祧庙、影堂、慕恩堂、祠堂等。
祭拜时,公爷需要由赞礼生(相当于现在的司仪,古代时多由秀才担任)各提一对提炉、纱灯、罩子灯在前面引导,太太由女仆伺候着。
供桌上都摆放着十大碗供菜、两盘馍、三杯奠酒,公爷、太太分别跪在供桌前磕辞岁头。
早晨七点钟以后,公爷再拜祭孔庙,如果公爷自己不去,就委派孔家的老族长前去祭拜。
拜庙时,需要由百户、管勾、司乐、典籍四厅的官员陪拜。
孔子的圣像前供奉着整猪、整羊、笾豆、黄酒、檀香等,老爷在赞礼生的高唱下行三跪九叩礼,陪拜官员需陪同跪拜。
祭完孔庙与家庙后,公爷与太太开始用早饭、摆酒席、吃水饺。
早饭以后,公爷、太太来到前堂楼,坐在楼屋门口接受府内人员的叩拜。
届时,车栏、马号、车夫、马夫、作夫、轿夫、大堂、二堂、三堂、内门、书房等各房、各作、各部分的数百名仆人按次序到前堂楼给公爷、太太磕辞岁头。
叩头之后通常要赏岁钱(红包),里面的钱数根据下人的地位不等而有所不同。
此外,各府门头的本家也都要来拜年,只不过他们都是在前堂楼内见面,人们只作揖不磕头。
如果是县长来拜年,就要在三堂小会客室会见,县长太太来拜年则在前上房室内接见。
除此之外,还专门有老妈子从除夕开始每天都要领黄表、香、蜡烛等到府外的南堂庙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