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7)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7)

2025-03-31 02:07:58

大潮狂涂是指每张年画无论是服装还是头发,全用单色抹刷,整个轮廓线也是一笔抹下,这种潇洒的涂抹姿式被称为大、狂。

描了勾画是指画面的局部加工具备兼工带写的特点。

细心粉脸,眉眼巧画是扑灰年画中人物画的关键技法,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艺术效果,区别其他年画的关键点。

一般来说,画扑灰年画的人物先要把人物的脸部粉出洁白的脸型,然后在上面巧妙地勾画眉眼、五官,然后敷彩、涂明油。

这会使画面人物的面部透明细嫩、富有弹性,从而增强真实的肉质感。

待要好看,咸菜磕画是扑灰年画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民间画师用饭桌上的咸菜刻上不同图案,然后蘸着颜色在已完成的人物服饰上印上固定的图案,以增强服装的美感。

九、高密剪纸高密剪纸是当地的三绝之一,属于鉴赏型的民间艺术品。

在中国,剪纸艺术至少存高密剪纸在了2000多年,高密剪纸的起源时间虽无文字记载,也无考古发现,但传说它与当地的扑灰年画同时兴盛,在明朝洪武初年时期已广为流传。

高密剪纸的题材极为广泛,无论是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还是远古的神话传说,抑或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文学人物,都是很好的题材来源。

而且,无论从构思到技法,还是从内容到形式,剪纸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形神兼备、以神为主,形意结合、以意为主的审美特点,与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极为相似。

在艺术上,高密剪纸构思精巧、造型雅拙淳朴、线条刚劲挺拔,具有浓重的金石味和灵秀细腻的韵趣。

比如:在单色剪纸上表现养在笼子里的蝈蝈是很难的,但高密的剪纸艺人却能别出心裁地将蝈蝈放到笼外,并用它一双有力的后腿钩紧精巧的笼子来突出整体感。

再比如想要剪出八仙过海,江南剪纸会用轻柔的细线、手绘式的五官来凸显其玲珑剔透;河北剪纸以块为主,一般都是大面积的黑块,达到整体轮廓的完整性,凸显剪纸图案的浑厚粗犷。

高密剪纸则与它们不同,以鱼纹、网纹一样的细线组成八仙挺拔而轻柔的衣饰,用黑黑的脸膛颜色表现八仙的不同神情,再加上浓重的水与飘逸的云,构成人在仙境的独特画面。

如今高密人以淳朴的审美情趣,用一把剪刀随意剪出心里的图画,如五谷庄稼、生肖胖娃、鸡犬鹅鸭、猪马牛羊等。

平日里,无论是寿诞添丁、婚嫁喜庆,还是年节,剪纸艺人们都会大显身手,在家里的门楣上、窗户上、衣柜上、箱子上……贴上剪纸,真正地体现出无处不飞花的景象。

十、聂家庄泥塑聂家庄泥塑是指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

聂家庄分东、西聂家庄,属高密县的姜庄镇,聂姓在这里是大姓,因此得名。

据聂氏家谱记载: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为了谋生,制作锅子花(一种用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形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可点放作礼花)进行销售,不久便有人效仿。

到了清康熙年间,东西聂家庄都开始捏泥玩,并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泥塑作品等观赏品和泥玩具发展。

清嘉庆年间,聂家庄的泥塑进入全盛时期,许多人都能制作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如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

建国初期,聂家庄泥塑已经发展到50多个品种。

无论是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还是泥玩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上,聂家庄泥塑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影响。

扑灰年画和剪纸所表现的鸟兽虫鱼、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都能够在泥塑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