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11)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11)

2025-03-31 02:07:58

女方接到写有吉日的婚书后,就开始整理嫁妆。

男方也要收拾新房,做好迎娶的准备,同时通知亲朋好友。

亲朋好友接到通知后便开始送喜礼。

向男家送的喜礼通常以色为单位:一对鸡、一刀肉、一对鱼、二斤粉皮等都算作一色礼;向女家送喜礼称作填箱、添箱或添花粉,一般送衣服、被褥、布料等女子婚后所用的物品,也可以送钱,称压柜钱。

但大多数人送果盒:方形木匣内放着半斤或一斤糕点,通常为糖果和柿饼等。

如果是上好的糕点,就会连同果盒一起放到柜中,作为新婚之夜新郎新娘的餐点;剩下的食品放在食盒里,作为新娘婚后拜见长辈时的礼物。

男女双方的喜礼都要记入账簿,俗称喜簿,以作将来还礼的凭证。

临近婚期,男家要向女家送催妆礼,也称下催妆、下催妆衣。

同时探询女家送嫁妆、送亲时的人数和性别,以便早做准备。

催妆后的第二天,女家要送嫁妆,也称送艳房。

以前的嫁妆多为两铺两盖、箱柜、桌椅、脸盆、座钟和长命灯(一对)等。

多数情况下,嫁妆由女家送,由男家来抬的只是少数。

送嫁妆时,女家派两个男性亲戚跟车,称押车、挂帘子。

媒人则坐在车上,称压车头。

男家接到女家的嫁妆后,就要加紧进行迎亲的准备。

四、铺房铺房是一种旧风俗,指布置洞房的最后工作。

《明史·礼志九》记载:亲迎前一日,女氏使人陈设于婿之寝室,俗谓之铺房。

通常情况下,当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就要帮忙婆家的人摆设新房。

铺房包括安床和铺床,讲究非常多。

比如:安床讲究床安置的方位及走向,床应紧靠东墙或西墙,因为这两边为山墙,靠墙便是有靠山;铺房的人必须命好,而命好的标准为多子多福,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者不能参与铺房。

五、迎娶迎娶俗称喜事、娶媳妇。

操办喜事的头目称总管或大总管,为了与丧事中的总管有所区别,人们称其为红总。

婚礼的大小事宜均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妥善安排,如写对联、下请柬、启用车轿、请乐队、请厨师、请账房先生和勤杂人员、安排迎亲、送亲、宴客等等。

喜事办得是否红火、花钱是否得当、亲朋是否满意、礼仪是否周到等,都要看红总的能力。

因此,红总在婚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常由村里懂得礼仪的长者担当。

婚礼前要下帖请客人,部分客人还需要用马车、地排车或者胶轮小推车去接。

只有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结婚的准备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娶亲是婚礼过程中最有情趣的环节。

以前,新郎在临娶的前一天要换上新装,并在鼓乐的伴随下绕村挨户行礼,称行家礼,意思是恳请亲邻在婚娶过程中多多帮忙。

婚礼前一天,女家的亲戚朋友全部到齐,为新娘暖嫁,也叫暖轿。

通常在晚间请吹鼓手吹打一番,个别人家还要请戏班演出。

当天晚上,新娘向父母行辞娘礼,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娶亲当天,礼俗非常繁多。

迎娶的轿子有两乘:一乘叫官轿,新郎乘坐;另一乘为花轿,新娘乘坐。

以前,迎亲队伍出发时,新郎一般要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大礼帽,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坐进官轿。

花轿由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压轿童子。

此外轿内还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贴吉星高照的红符,执事的大扇上写上小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