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六章 齐鲁英杰(3)

第六章 齐鲁英杰(3)

2025-03-31 02:07:58

管仲生前不仅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业,还给后人留下了巨著——《管子》。

在书中,管仲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治国思想,这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曾说:齐桓公能够成为诸侯霸主,全靠管仲的辅佐。

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

二、机智过人:晏婴晏子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有两大特点:一是个子矮小,长不满六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七寸,不满六尺也就是大约140米左右;二是机智过人,善于随机应变。

晏婴,字仲,谥号平,后人也称他为晏平仲,或尊称晏子。

他生于春秋时齐国莱州夷维(今山东高密)的官宦之家,父亲晏弱是齐国的大夫。

公元前556年,晏弱去世,长大成人的晏子继承父位当上了齐国的大夫。

晏子之前,齐国曾有过两个杰出的政治家:一个是太公望,也就是姜太公;一个是管仲。

太公望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受封于齐,奠定了齐国的版图。

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九盟诸候,创造了煌煌大业,确立了齐国在春秋五霸中的首霸地位。

晏子在担任齐国大夫时,相继辅佐了齐灵公、齐庄公和齐景公(约公元前581年—前500年)。

此时齐国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不但霸业早失,在诸候国中的地位也每况愈下。

晋国的军队已经打到齐国都城临淄,齐国内政也黑暗而腐朽。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被大臣崔杼诛杀,死于宫廷政变。

崔杼与庆封勾结,立年幼的杵臼(即景公)为君。

崔杼为了专权,弹压朝臣、滥杀异已,朝中人人自危、纷纷逃亡,只有晏子不畏强权、不怕淫威。

崔杼杀了七个不服从自己的大臣后又去逼迫晏子立誓服从自己。

晏子不为所动,仰天长叹:呜呼!崔子为道,而弑其君,不与公室而与崔、庆者,受此不祥。

最后,迫于晏子的声誉,此事不了了之。

齐国不但奸臣当道,而且以田氏为代表的新势力也开始迅速崛起。

田桓子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政治势力,作了许多改革,影响最大的就是大斗出小斗进,即用大斗借粮给老百姓,收回的时候用小斗,一大一小减轻了对民众的剥削,让百姓得到了许多实惠。

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改革,百姓们认为公室骄暴,田氏慈惠,于是归之如流水,给齐景公的统治造成严重冲击。

此时的晏子虽然极力维护贵族等级制度,却无法使之不受动摇,也看出齐国必将归于田氏: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田氏乎!虽然齐国内忧外患,但晏子并不甘心。

为了恢复和继承先辈的业绩,也为了齐国的独立和繁荣,晏子尽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希望齐国能够重新强盛起来。

为了实现中兴的目的,已经担任齐国丞相的晏子从君主方面入手,针对贵族的荒淫奢侈提出了减免赋税的主张,并竭力反对国君对百姓财力和人力的过分榨取。

有一次,齐景公与晏子登高眺望。

齐景公看着壮丽的山河、繁华的街市,感慨道:我的后代能够保住这个江山该有多好啊!晏子趁机说道:自古以来只有君利于民,百姓才会拥护,子孙才会永保江山,今君处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犹出若言,不亦甚乎?齐景公听后问晏子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局面,晏子毫不客气地指出景公奢侈的情况:今公之牛马老于栏牢,不胜服也;车蠹于巨户,不胜乘也;衣裘襦裤,朽弊于藏,不胜衣也;酰醢腐,不胜诂也;酒醴酸,不胜饮也;府粟郁而不胜食;又厚藉敛于百姓,而不以分馁民。

然后非常肯定地说:夫藏财而不用,凶也。

解决的办法就是君人者与其请于人,不如请于已也。

在晏子的谏请下,齐景公逐渐收敛了自己的奢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