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晏子还极力劝谏景公减轻刑法。
当时,齐国的刑罚非常苛酷,许多人都遭受削足之刑,以至于街道上履贱踊贵。
有一天,齐景公发现晏子的住宅离集市非常近,便问晏子:你住的地方又低矮又狭小,而且离集市非常近,整日人声嘈杂、尘土飞扬,还是换个安静宽敞一些的地方吧。
晏子回答道:我不敢有这种奢望,况且离集市近对我也有好处啊。
景公又问:你离集市近,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吗?晏子回答:集市上卖的假腿很贵,而鞋子却很便宜。
景公深有感触,回宫后不久就下令放宽刑罚。
为了达到薄敛省刑的目的,晏子利用一切机会谏诤国君。
有一次,景公的爱马死了,景公勃然大怒,要肢解马夫。
晏子感觉景公过于残暴,但没有当面道破,而是巧妙地问齐景公:尧舜肢解人是从身上的哪一部分开始的?由于尧舜从没有肢解过任何人,景公顿时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下令关起马夫,然后处死。
晏子接着说:马夫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死罪,还是让我给他说清楚吧。
于是,晏子对马夫说:国君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死罪;你养死的马,又是国君最心爱的马,这是你的第二条死罪;你使得国君为了一匹马而杀人,百姓知道后一定会认为国君残暴,邻近的诸候听到国君随便杀人,也一定会轻视我们。
你看,你养死了国君的马,使得百姓恨国君,还使得邻国轻视国君,甚至会出兵攻打我们,这是你的第三条死罪。
你赶快到牢房里等死去吧。
景公听了晏子的这段话,反复思量,最终决定放了马夫。
晏子在大力改变国内形势的情况下,还积极出使周边各国,促进齐国与周边各国的友好关系。
由于他能言善辩,每次出使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当时,楚国正处于强盛称霸之际,为了搞好两国之间的关系,晏子曾多次出使楚国。
楚王依仗自己的国力强盛,对晏子蛮横无礼,多次想侮辱他,却始终没能得逞。
一次,晏子又出使楚国,楚王想奚落他身材矮小,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一扇小门迎接。
晏子拒绝进门,并说:如果出使狗国,自然会走狗门,现在我出使的是楚国,决不能走狗门。
楚王见状,无法再让晏子走小门,否则就是承认楚国是狗国,只好命人打开大门让晏子通过。
晏子来到大殿见到楚王后,楚王还想奚落晏子,并趁机贬低齐国,问道: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做使节呢?面对楚王的嘲讽,晏子平静地回答:齐国派使节是要看出使对象的,并因地因人而异。
凡是聪明能干的使臣,都派往聪明能干的国君那里当使节,晏婴愚蠢无能,只能被派往楚国。
楚王听后哑口无言。
还有一次,楚王宴饮晏子,正在两人把酒言欢之际,官兵押解着一个人来见楚王。
楚王问:被绑的人犯了什么法?官兵回答:他是齐国人,偷东西时被我们抓起来了,现在请主公制裁。
楚王看着晏子说:我们楚国人从来不偷东西,难道齐国人历来都爱偷东西吗?晏子回答:据我所知,桔子生长在淮水以南为桔,生长在淮水以北为积。
虽然树叶相似,但味道却不一样。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水土不一样。
齐人生活在齐国从不偷东西,到楚国就变成盗贼,这可能就是楚国的水土所致吧!楚王弄巧成拙,不但没有打击成晏子,反奚落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