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0年,晏子去世,齐景公非常悲痛,说:你日夜规劝我,我仍不能改过,以至于百姓怨恨很大。
今天你离去,齐国也快亡了。
果然,晏子去世后不久,齐国政权就被田成子所夺。
晏子一生为了让齐国再度强盛起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大义凛然、忠君爱国,显名于诸候,博得了管晏合称的美誉。
宋人曾说:管子以桓公霸,然其家淫侈,不能身蹈礼义。
晏子之为人勇于义,笃于礼,管子盖有愧焉。
然晏子事灵、庄、景皆庸君,功业不足道。
使晏子而得君如管仲之于桓公,其所成就,当与郑子产比耳。
三、兵学鼻祖:孙武春秋战国期间,诸侯间的攻伐混战既激烈又频繁。
据统计:在春秋时期的240年间,战争达到480多次;战国时期的182年间,战争也不下数百次。
兵学在此背景下产生,并在社会政治舞台上空前活跃。
孙武就是这期间产生的杰出军事家。
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字长卿,约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后人尊称为孙子。
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
由于祖父辈都崇尚武学,幼年的孙武受其熏陶也很喜爱兵法。
长大后,他更是不断探求战争的制胜之道,以备将来能登坛拜将、沙场点兵,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但是,当时的齐国内乱不止,几大家族为了争权夺利而纷争不断。
孙武不想卷入无谓的家族斗争中,于是举家迁往南方的吴国,从此躬耕隐居,潜心研究,著述心得,时刻准备着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又叫阖庐,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夺得王位,成为一代君主。
为了扩充军备、建立霸业,他急需统兵打仗的军事人才。
当时,孙武的好友伍子胥在吴王手下任职,在他的推荐下,孙武入宫面见吴王,并将自己撰写的十三篇兵法呈献给吴王。
吴王看后赞口不绝,却不知孙武能否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战中,于是问道:你的兵法我都已经看过了,不知你能否指挥一下队伍?孙武爽快地答应了。
吴王又问:可以用妇女试一下吗?孙武再次说:可以。
于是,吴王让孙武操演宫中的180名宫女。
孙武将宫女分成两队,两队的队长分别是吴王的两个爱妃。
之后,孙武命令所有人都拿着戟,问道:你们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们回答:知道。
孙武接着说:当我说向前时,你们就要看前心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左时,你们要看左手的方向;向右就是看右手的方向;向后就是转向后背的方向,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齐声回答:听明白了!孙武又命人将执法用的斧钺竖起来,反复重申军法,然后击鼓发令,命众人向左转。
但宫女们认为鼓声很好玩,听到鼓声后都捧腹大笑。
孙武见状说道:你们对军令军法不熟悉,我的规定可能是不够明确,错在将帅。
于是重新三令五申,并讲明违犯军令将受到的惩罚。
宫女们再次说听明白了,孙武又开始击鼓发令。
可是,宫女们仍然大笑不止。
孙武高声说:规定不明确,军令军法不熟悉,这是将帅的错;反复重申但仍不执行命令,那就是下级士官的错。
说完下令将两位队长斩首。
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妃,慌忙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她们是我的爱妃,请将军不要杀她们。
吴王的要求被孙武回绝了,他认为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将吴王的两位爱妃斩首之后,孙武重新任命了两位队长,再次击鼓发令,此后宫女们都非常准确地执行了规定和要求,不敢出半点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