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即位后,先后灭掉了韩、魏、楚、赵、燕等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军王贲率军南下,以锐不可挡之势直逼齐国。
此时,齐王才如梦初醒,慌忙部署兵力抵抗秦军。
但齐军无人是王贲的对手,秦数十万大军很快就攻占了济南与临淄,齐王束手就缚,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太行山下的共城(今河南辉县)。
至此,为期八百余年的齐国灭亡了,这块古老的土地被纳入了统一的封建专制集权的秦帝国之中,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也宣告结束。
第二节鲁国史话一、鲁国的建立姜子牙受封齐地的同时,在灭商战争中建有巨大功勋的周公旦被封于鲁。
周公旦受封之后,由于天下初定,需要留在王室辅佐周成王,无法亲自到达封地。
因此,其长子伯禽代为就封,从这个角度说,伯禽才是鲁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君。
景色秀丽的鲁山最初,鲁国并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而是在今河南鲁山一带。
后来,周王室为了巩固和加强朝廷对东夷地区的统治,将鲁国改封在曲阜。
鲁国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合农业、畜牧业和蚕桑业的发展,因此当时的鲁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
《国语·鲁语上》上有鲁之班长的记载,班长就是位于诸侯国之首的意思。
虽然曲阜一带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但是此地原本是殷商势力较为强大的地区,这里的东夷部族并没有甘心降服于周朝。
因此,在伯禽前往此地之前,东夷各部曾多次叛乱。
伯禽刚到曲阜时,徐戎、淮夷等部族趁其立足未稳之际发动叛乱。
伯禽率军讨伐,在今天的山东鲁台地区积聚粮草、构筑工事。
经过激烈的战争,虽然平定了这次叛乱,但敌人并没有被彻底消灭。
所以,直到伯禽去世,叛乱始终没有间断,导致鲁国的统治很长时间都没能稳固下来。
伯禽死后,其子酋继位,史称考公,在位四年去世。
他的兄弟熙继承王位,称为鲁炀公。
炀公即位初期,曲阜一带的奄、夷等部族还没有真正归服。
因此,炀公在壮大国力的同时不断四处征讨,最终彻底收服了周围的众多小部族,使鲁国逐渐在曲阜一带站稳脚跟。
二、动荡不安的鲁国炀公在位六年,去世后由儿子宰继位,史称幽公。
公元前974年,幽公的兄弟晞杀掉他,自立为君王,称鲁魏公,在位50年。
此后鲁国国君不断更换,致使鲁国的经济与军事没有显著发展,与邻邦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落后。
鲁国古城墙公元前817年,武公敖带领长子括、少子戏前往镐京朝见周宣王。
宣王非常喜爱戏,想立他为鲁国的太子。
当年春天,武公去世,戏即位,称为鲁懿公。
对于戏继承王位,其兄长括没有不满,但括的儿子伯御却因失去君位继承权而心怀不满。
公元前807年,伯御发动叛乱,杀死懿公,自立为王。
他在位11年,称为鲁孝公。
公元前770年(鲁孝公末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
鲁孝公死后,惠公即位,在位46年。
公元前723年,惠公去世,但太子允过于年幼,由鲁隐公姬息姑摄政。
鲁惠公在位时,鲁国在外交上比较孤立,几乎从不与齐、宋等大国往来。
隐公摄政后,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先与邻国邾国结为盟友,随后又与宋、郑、齐等结盟。
后来,郑国以不朝见周天子为名,与齐、鲁两国谋划伐宋。
隐公积极响应,派出大量军队在今天的山东单县大败宋军。
为此,鲁国得到了两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