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六章 齐鲁英杰(28)

第六章 齐鲁英杰(28)

2025-03-31 02:07:58

整幅画共画有农、商、士、医、卜、道、僧、妇女、胥吏、篙师、缆夫等500多人;马、牛、驴、骡、骆驼等各类牲畜50多匹;不同类型的车轿20余辆;大小船只20余艘;房屋农舍30余幢。

有赶集的、买卖的、闲逛的、饮酒的、聚谈的、推舟的、拉车的、乘轿的、骑马的;大街小巷,百肆杂陈;河港池沼,船只来往;官府第宅,茅蓬村舍……整幅画面给观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清明上河图》并无作者的款印,之所以将其认作是张择端的作品,其根据是卷后金大定丙午年(1186年)张著的跋语。

此外,卷后还有金代张公药、张世积;元代杨准;明代李贤、吴宽、陆完、李东阳、冯保等人的题跋诗文。

这也说明此画曾被北宋、金、元、明、清代内府和许多私人收藏过,是一幅流传有序的名迹。

二、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李清照(公元1084—1151年),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明水(今山东济南)人,生于官宦人家,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女词人,传世作品有《李易安集》、《漱玉词》等。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精通经史、擅长散文,母亲王氏也是李清照画像知书能文之人。

在家庭的熏陶下,李清照从小就有很好的文采。

17岁时,她写下咏史诗《语溪中兴颂碑和张文潜韵二首》,其中一首写道: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这两首诗均借古讽今、切中时弊,在文人堆里引起一阵躁动,受到前辈诗人的称赞。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省遂宁人。

宋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在《碧鸡漫志》中评道:易安居士,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

18岁时,李清照在汴京与丞相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婚后,两人感情笃深,常常吟诗诵词。

李清照通过《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表达婚后的甜蜜,对丈夫的撒娇以及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当丈夫到外地为官时,李清照又创作了《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讲述离愁别绪、难舍难分,其中自有另一种甜蜜。

有一年重阳节,李清照将自己所做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为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销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据元代伊世珍的《嫏环记》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同时又不甘下风,于是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昼夜,写出了五十阙词,李清照的这首词也被他纳入其间。

随后赵明诚请好友陆德夫给予品评,陆德夫细细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恰恰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