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亡者是位妇女,就要在纸火里有一头牛,据传说妇女一辈子糟蹋水太多,如果到了阴间阎王爷罚她喝脏水,这头牛能替她喝。
如果是因为分娩而死的妇女,就需要在纸火里再加糊一个鸡罩,据说这是由于分娩而死的鬼是个大血蛋,大庙不收,小庙不留,做个鸡罩正好可以把自己扣起来。
在一切都准备齐当之后,就要等着接三这天到来了。
在这期间,亡者的家人为了防止风雨或因小孩淘气而把摆在门前纸车纸马纸箱损坏,还要雇人看守。
八、接三、送三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人死后三天,他的灵魂会到阴曹地府去报道,或者被神、佛的使者接走。
通常情况下,只有生前做过善事的人才能有这样的结果。
但人总会犯错误,一生不可能尽善尽美。
可是,作为死者的亲属,又希望死去的亲人能够得以升天。
于是,人们就在亲人死后的第三天,也就是灵魂将要到阴间去的时候,请和尚诵经,替亡人一生所做的罪孽进行忏悔。
和尚替亡者念经消除罪孽,使其不坠入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途,所以被称为迎三功德,也叫迎三、接三,即佛接引的意思。
而作为亡者的儿女,要给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亡者准备车马和财务送行,这叫做送三。
由此可见,接三和送三只是一个仪式的两个方面。
老北京的丧事最讲求接三。
如果是贫户,就在家停灵五天,而不是十五天、二十一天、三十五天、四十九天。
有的为使丧事连贯,干脆来个四天接三,五天就出殡的。
也有赤贫的人家只停灵三天,所以接三只有两天,三天就出殡了。
接三前,亡者的亲属要到纸火铺糊一份车马和箱子(详见前面纸火内容)。
到了接三这天,亡者家人要在门前摆上纸车、纸马、纸箱。
上午是前来祭吊的客人和至亲好友,稍远一些的亲友多在下午。
当参加丧事的来宾到大门口时,正敲的鼓必须停下来。
这时,会有人喊一声:响响鼓您呐!于是乐队见是男客便先敲三声鼓然后吹大号,如果是女客,则击两声鼓然后吹唢呐。
当客人来到里面的门时,就会有人在头前飞跑,同时高喊:某老爷到、某太太到。
前来吊唁的亲友都要带有祭礼。
祭礼大体有三种:一是送棺吊四色(高香一股、白素蜡一对、银锭数串、烧纸一叠);二是以钱代物,也叫折祭(在黄纸糊的封套里放入现金,用蓝签写上钱数,注明折祭二字);三是加送长四米左右的帐子和灵桌上供的新鲜果品。
亡者的家人用准备好的炒菜面(就是炒几盘菜,以四盘为多,但也有六盘八盘的)款客客人。
入席时,茶房必须非常清脆地高喊:诸位老爷憋屈啦您呐,改日造府道谢啦,请诸位大驾送三啦您呐!除此之外,接三还要放焰口(焰口,原为形容饿鬼渴望进食时口吐的火焰),也叫接三焰口。
送三一般在傍晚掌灯时分,亡者的亲属先请僧人在灵前超度。
送三时,多是花钱雇来的幼童走在最前面,其次是吹吹打打的乐队,然后是送三的亲友,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白纸灯笼或一股点燃的高香,最后是穿法衣持法器的和尚。
放焰口一般都是在送三回来后进行,也是为了超度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