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十一章 北京的丧葬习俗(11)

第十一章 北京的丧葬习俗(11)

2025-03-31 02:09:14

当然,平常人家是请不起一撮毛的,有的人家就是找一个专门扬纸钱的也不大可能。

为了打发那些孤魂野鬼,他们只好雇一个人挎着放有烧纸和冥钞的筐子,手里拿着香火,凡是路过十字路口、井台、祠庙等处都烧烧纸。

到了后来,出殡的不再往空中扬纸钱了,而只是往地下扔纸钱。

随着新的时代观念的出现,扬纸钱现今已经很少在丧事中使用了。

十二、摔盆在殡丧仪式中最常见的一种器皿是盆,这种盆俗称丧盆子,也叫阴阳盆,但老北京人通常称之为吉祥盆。

吉祥盆是一种瓦器,就像一个小碟,很薄,直径约12厘米。

通常,富户人家到纸火铺买纸火时会让其代办吉祥盆。

纸火铺买来瓦盆,在上面刷上大白粉,用笔画上蓝色的圆寿字或在周围画上云头图案,在瓦盆的中心写上西方正路四个字,看起来像是一个青花盘子。

同时,在一块沙板砖两头糊上白纸,其余面糊上蓝纸,看起来就像一套书,并在上面贴上金边红签,写上《金刚经》。

再在白纸面画上三条线,远看就像三本书,象征着人生一世如三秋,又叫做连升三级。

出殡时,就在这块砖上摔盆。

如果是贫穷人家,不会有这么多讲究,就直接到砖瓦铺请上一个吉祥盆,不抹也不画。

出殡的时候随便找上一块砖,甚至半块砖也行。

关于为什么要摔盆呢?也是众说纷纭。

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在阴间有一位王妈妈,总要强迫死者喝上一碗迷魂汤,目的就是让死者不能超生。

死者的儿子为了让老人得以超生,必须准备好一个有孔的瓦盆,让迷魂汤漏掉,之所以要打碎瓦盆,也是为了不让死者误饮。

摔盆必须在正式起杠时举行。

一般由杠头喊道:本家大爷,请盆子!于是,跪在棺材前打幡的长子或是亡者的幼辈就会把一个带孔的瓦盆打碎,如果亡者是父亲,就要用左手摔;如果亡者是母亲,则要用右手摔,民间一般把这叫做摔盆儿。

除了所摔的盆之外,关于摔盆的这块砖,在有些老年人看来也是非常吉利的东西,俗称功德砖、吉祥砖。

如果用这块砖来给小男孩压书,这个孩子就会满腹文章、考取状元;如果给小女孩压衣服,这个女孩必定心灵手巧;如果让女孩坐着这块砖,就叫开生砖,据说可以保这个女孩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且子孙满堂;如果结婚很长时间都没有生下儿女的妇女把这块砖拾来压在炕席底下,就能有怀孕的喜讯……就是因为有这诸多好处,出殡时,人们往往能够看见有老太太捡回这块摔盆的砖。

在北京居住的一些外乡人,家中有人死后也讲究摔盆的风俗,但不用上面所说的这种小瓦盆,而是根据各个地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

有的摔一个大花绿盆,有的摔一个大砂锅,还有的摔办理丧事期间用来烧纸的大瓦盆。

十三、烧伞据迷信的说法,亡者死后的第三十五天,也就是俗话说的五七的时候,在去阴曹地府时要过五殿阎君(由包公转世而来,因为包公一生无女,所以很喜欢女儿和花朵)这一关。

人们为了让亡者能够顺利通过,一般都是让已经嫁出门的女儿出钱糊一把大伞,并插上五朵石榴花,拿到坟地烧掉,目的就是亡者可以用插有花朵的伞盖遮住身子,让包公误以为是少女,这样就不用盘查了,可以顺利过关。

在民间,这一风俗被叫做烧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