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灯大体可以分为六方宫灯和花灯两大类。
六方宫灯是北京宫灯的主要形式,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做骨架,再镶上玻璃或纱绢的画屏,且它有六个对立的面,分为上扇和下扇。
上扇宽,六角有六根短立柱,上边雕有六个龙头或凤头,六角悬有彩色穗坠,短立柱之间镶着六块小画屏。
下扇窄,有六根长立柱,而且立柱外侧有镂空花牙,内侧还镶着六块长方形画屏。
花灯的造型是在六方官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有实用价值。
也是用紫檀木、花梨、红木、楠木等贵重木材作框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而制成。
但花灯在制作上要求技艺更加全面,雕、镂、刻、画等技法缺一不可。
正统的北京宫灯造型为八角、六角和四角形,各面画屏上的图案内容通常为龙凤呈祥、吉祥如意等。
每到上元灯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真是灯市千光照,花焰万枝开。
北京宫灯不仅品种多,且款式美,主要有红纱灯、宫纱灯、玻璃彩绘灯及走马灯等等。
通常情况下,节日用的多是红纱灯。
此外,北京还生产一种绢画灯。
红纱灯则是用金色云朵和流苏烘托,显得艳丽端庄。
北京宫灯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装饰欣赏价值,堪称北京一绝。
十一、艺术奇葩:泥塑脸谱我国的剧种非常多,据专家的不完全统计,有记录的就有几百种,其中以京剧、昆曲、评剧、川剧、晋剧、豫剧、越剧、黄梅剧、汉剧、粤剧、桂剧、吕剧、秦腔、河北梆子等最为知名。
这些剧中唱腔不同、艺术表现手段各异,但均有特色不同的脸谱。
脸谱起源很早。
据考证:脸谱最早是由北齐兰陵王高肃发明的,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脸谱的鼻祖。
据《北齐史》、《教坊记》、《通典》等史书记载:兰陵王高肃武艺超群、容貌俊美,每次和敌人对阵,敌人都不畏惧,很难制敌。
经过深思,他让画工绘制了许多凶恶的假面具,每到出战时就选一个戴在脸上,用以制敌。
自此,他总是百战百胜。
后来,人们逢年过节搞社火时也戴上妖魔鬼怪的面具,为人助兴。
到了唐朝,有了戏剧,脸谱也就逐渐移植到戏剧舞台上。
泥塑脸谱脸谱的画法比较复杂,但是无论多么复杂,都由一种主色构成基本特征,并代表人物的性格、身份等等。
例如:红色脸谱表示人物的赤胆忠心、英勇无畏,如关羽、常遇春;紫色脸谱象征智勇刚义;黑色脸谱体现人物的忠正耿直,如包拯、张飞、李逵等;水白色脸谱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如曹操、赵高等;油白色脸谱表现自负跋扈的性格;蓝色脸谱表示人物的刚强勇猛;绿色脸谱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如马武等;黄色脸谱表示人物的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金、银二色脸谱多用于神、佛、鬼怪,以表示他们的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除了善于运用色彩外,人们在画脸谱时还采用遗貌取神、离形得似的艺术方法,真实地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
比如杨七郎的脸谱就是在脑门上草书一个虎字,揭示出他勇猛的性格。
姜维的脸谱是在他的脑门上画一个太极图,表现他除了具有忠正的性格外,还精通阴阳八卦……通过色彩丰富的脸谱艺术对戏剧人物的定位,把人世间的善恶美丑表现得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