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十四章 旧时京城各行当(8)

第十四章 旧时京城各行当(8)

2025-03-31 02:09:14

到了后来,金银珠宝街开始变成服装街,通常人们买金银首饰都首选大型的综合商场,所以金银珠宝街逐渐变得有名无实。

近年随着大栅栏地区的改造及煤市街的打通、拓宽,北京金银珠宝街又重新恢复起来,而且一点都不比昔日逊色。

十、典当行什么是典当?所谓典当,就是用特定物品或者财产作为质押,向典当机构借贷的一种特殊融资方式,中国一般称之为当铺。

典当行业的最佳营业时间是秋冬两季,有春添本,秋回利之说,因为春夏当皮棉的当本高,秋冬当单夹的当本少。

所以一般股东都是在春季入本,到秋冬两季得利。

老北京有句俗谚:皮顶棉,倒找钱;棉顶夹,倒找嘎(嘎即小钱,口语叫嘎);夹顶单,倒拐弯;单顶棉,须加钱;棉顶皮,干着急。

这也是当铺常年经营的口诀和实际情况。

当铺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行业,古时不称当,而称质。

老式的当铺门前有木制栅栏,仅是为了自卫。

1900年前后,北京当铺曾经多达200多家。

20世纪初,当铺陆续拆除了门前的旗杆或牌坊,竞相仿效邻近皇城禁区东安门内路北一家叫裕通当的幌子。

裕通当不设立旗杆牌坊,而是在栅栏门楣子上挂有铜质的三面牌,牌面镂空,凿有云头、方胜、万字不断头等花样,叫做云牌,后部嵌在门楣上,并挂上两个幌子,俗称双幌子裕通。

清朝光绪年间,老北京的当铺要有官发的当帖,且每年按期纳税后才能开张营业。

因此那时的当铺都带有半官半民的性质,铺中的伙计也是个个神气十足,不像其他行业的伙计那样满面和气。

他们时常依仗官势欺压平民百姓,和百姓结下冤仇,每遇有事变发生时就有人结伙抢砸当铺。

当铺起源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但是在民间却有一个相关的传说。

据说:以前有个姓王的人因犯罪而被刑部科判为终身监禁,由于坐牢的时间长,就熬成了小牢头,管辖其他犯人。

到了后来,这个人就开始在监狱中勒索银钱,买卖食品百货,还让坐牢的囚犯赌博,输钱的就要买他的物资抵欠,因此他就积蓄下一笔不小的钱。

赦免出狱后,他开了个小押当,门前用大字写上指物借钱,无论何物均可抵押,物值十而押五,从扣利息,几个月为期,期满不赎,即变卖折本,最后因生意日渐兴旺而逐渐蔓延开来。

因为当铺系囚犯所发明,所以栏杆和门栅就像监狱一样。

一般来说,当铺中多用安徽话交谈,把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称为摇、按、瘦、扫、尾、料、敲、奔、角、杓,一吊钱就称摇的齐,对人则称饶,老太太称勒特特,姑娘称官妞儿,东西称为端修,什么东西就叫杨木端修。

当票是专用的皮纸制成,上面印着蓝色的模糊字迹。

当铺填发当票所写的字,也是专门的草字。

初入当铺的学徒首先要练习写好这种草字,对所当的物品也要故意降低原物的成色,比如新衣写成油旧破补,皮衣写为缺襟短袖,呢绒衣服写为呢布大袄,金银手表写为铜马表,玉器写为假石,硬木梨檀写为柴木。

而且所写的字都只写一半,袄为夭,皮袍为毛夭,棉为帛,这些伎俩都是为了欺诈前来典当的人。

此外,当铺内部人之间的称呼也与其他行业不同。

经理人称为当家的,其下的人称为头柜、二柜、包袱褡、管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