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鼻嗡子老北京人称之为打马口铁壶的。
表演时,他鼻孔里插两根竹管,能用鼻气吹出曲调;腰里挂一个洋铁壶,用手拿一只小棍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同时嘴里和着竹管的曲调、铁壶的拍节唱小曲。
观众单单看到他表演时的忙乎劲就会大笑不止。
8常傻子常傻子以表演砸大鹅卵石为主。
表演前,他弟弟先把两块石头对碰几下再递给观众摸摸。
常傻子则在一边运气,当石头搁在凳子边上时,他先看准地方,只听得啊!啊两声,手掌劈下来,石头随着声音被砸碎。
他还有一个绝活是用手指把石头戳碎。
但表演完后,他即向观众推销自己的百补增力丸,说此药有神效,既能强筋壮骨又能治疗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等内外伤,即使没有病,吃了百补增力丸也会长力气。
(二)第二代八大怪天桥第二代八大怪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
当时,在表演艺术上成功的有20多位,但各类史料记载和老百姓口头传诵者却只有8位。
他们是:让蛤蟆教书的老头、老云里飞、花狗熊、耍金钟的、程傻子、曹麻子、傻王、王小辫。
1让蛤蟆教书的老头这个人又干又瘦,黄眼珠子,稀稀拉拉的黄胡子,撮腮帮子,身穿灰色长袍,举止斯文。
他的驯青蛙和驯蚂蚁两手绝活被世人称为空前绝后。
表演上场时总带一大、一小两个罐子,一个细颈瓶子和一块长方形木板四样道具。
开场后他就把木板平铺在地上,先将大罐子口打开,嘴里叨念着:到时间了,上学啦!这时从罐里爬出一只大蛤蟆,跳到板上蹲立在中间,就像老师上了讲台。
老头又拿出小罐打开,嘴里喊道:上学了,先生都来了,学生怎么还不来上课!只见从小罐里依次蹦出八只小蛤蟆,爬到木板前,面对大蛤蟆排成两行。
等小蛤蟆蹲好,老头又喊:老师该教学生念书了!这时大蛤蟆叫一声,小蛤蟆随着齐叫一声,一叫一答,真跟教书似的。
数分钟后,老头大喊一声:到时间了,该放学了!小蛤蟆先起来,依次爬回小罐。
大蛤蟆这才慢悠悠地起来跳入大罐。
老头收起罐子,又拿出细脖儿瓶子打开盖子,嘴里喊着:快出来排队,上操啦!从瓶里爬出密密麻麻的黑、黄两色蚂蚁来。
他一边喊着排好队,下达立正、看齐的口令,一边用手撒些小米。
只见混在一起的黑、黄两色蚂蚁,按照颜色排成两队,绝不混杂。
过了一会,老头又喊道:收操啦!蚂蚁即爬回瓶中。
2老云里飞老云里飞原名庆有轩,又名白庆林,清光绪末年至20世纪30年代在天桥演出滑稽二簧的著名民间艺人。
他原是京剧演员,后因生活所迫到天桥卖艺。
他可以在空中翻转一圈落地,京戏舞台上称之谓云里翻。
他演唱时既没有服装、盔头,也不化妆,只有一顶用纸烟盒糊的帽子和一件大褂,一个人扮演几个角色,连说带唱,用语诙谐、幽默,表演更是夸张滑稽,常常引起观众的笑声。
他的说唱生涯持续了约20多年,1934年后销声匿迹。
3花狗熊河北定兴县人,1921年前后在天桥卖艺。
表演时以黑墨涂面,用大白粉画眼圈、鼻梁和嘴唇,头上戴假小辫,加上胖墩墩的五短身材、扮相奇特,所以得了个花狗熊的外号。
表演的时候他总是和老伴合作。
他老伴用白粉涂面,颧骨和嘴唇涂成红色,穿上红衣、绿裤、红鞋,头发拢起,扎成短棒槌样,垂在脑后。
他们奇特的装扮总能吸引来了不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