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十七章 北京的坊间奇闻(6)

第十七章 北京的坊间奇闻(6)

2025-03-31 02:09:14

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

铜牛卧置在雕花石座上,昂首观望前方,双目炯炯、神态生动。

这个铜牛是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755年乾隆为母亲祝寿时铸造而成的,但是在民间也有为镇压水患而建的传说,铜牛的背上还铸有80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

现在来看,铜牛位于昆明湖边,确实有防洪和考察水位的作用。

因为紫禁城的地基比昆明湖东堤低出3丈,铜牛所处的位置高于皇宫围墙。

雨天时,如果湖水溢至堤外的铜牛基座,那么为了皇宫的安全,就应及时加高皇宫围墙,所以铜牛的基座也就成了当时的水文警戒线。

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

景山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公元1179年金世祖完颜雍在中都(北京)东北建造太宁宫的时候曾把大量泥土堆积于此,形成了一座土丘。

到了元代,大都城进行扩建,把景山围进了皇城,还在山上修建了延春阁。

明代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浩大的重建京城工程,在修建中把拆除旧皇城的碴土和新挖紫金城筒子河的泥土全部堆积在元代延春阁的旧址上,形成了一座高大的土山,后来就命名为万寿山。

清顺治年间把万寿山又改名为景山。

乾隆时期,在山顶上建造了五座观景亭,五亭依山就势排开,每座亭中供奉一位铜佛。

关于北京城的五大镇物,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永定门外的燕墩、新街口的铜井、东安门内的沙滩银闸、东直门外的铁塔、德胜门外的铁影壁。

新街口的铜井是指西城区铜井胡同内一口外方内圆,上刻大元至顺辛未秋七月赐雅克特穆尔自用的铜制井圈。

沙滩的银闸在东安门内沙滩南,当时建在皇城河道上的银闸横梁正中镌有银闸二字,上首镌大元元统癸酉秋奉旨筑银闸一座,河闸用纯银打造,在当时和后世都十分罕见。

东直门外的铁塔位于下关的一个高坡上,塔的下半部分是垂直的八棱柱体砖石结构,塔尖和塔的上半部分用铸铁浇注而成,形状与北海的白塔相同,塔顶华盖处有一圈铁铃,塔内供一个头陀,相传为建文太子像。

德胜门外的铁影壁是元代所造。

元代时,它是大都健德门内一古庙的影壁,明初徐达改建北京城时把它移到德胜门外,做了护国德胜庵的照壁。

整个铁影壁宽36米,高约2米,表面呈铸铁的黑褐色,但它并非铸铁,而是一块火山岩。

其正面雕刻有一只大狮子和三只小狮子在树下滚绣球,反面是一只麒麟卧于苍松下。

八、犯人临刑前吃酱肘子在清代,刑事案件往往首先由县、府、省进行审理定罪。

如果不是死刑,地方政府就可以执行;如果犯人被判了死刑,地方政府就必须把犯人关押起来,把案件报到刑部和大理寺,等候这些上级部门的审批。

在每年立秋时分,大理寺、刑部都会会同都察院对死刑犯和要犯进行会审,最后由刑部定罪量刑。

在北京城里,刑部下设十七清吏司专管审判事务,京城的笞杖刑以上案件也归他们审理。

如果犯人被判死刑,刑部还要把犯人交给大理寺进行审核,在大理寺终裁后,死囚犯就会被打入地牢,等候秋斩。

据资料记载,在处斩死刑犯前夜,狱吏要对犯人大声说:您大喜了,今天官司终于完了。

然后狱吏还要给犯人送辞阳饭。

辞阳饭有时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都会有一包酱肘子和一斤大饼,送这顿饭的意思是让犯人吃饱了上黄泉路,免得做一个饿死鬼。

在行刑当日,行刑的仪仗在前面鸣锣开道,衙役在犯人两侧进行押解,监斩官在最后压阵。

按照道家的五行原理,西方属金,金主死,所以清代的刑场就设在城西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死刑犯去刑场必须经过宣武门,所以宣武门也被称为死门。

当时,宣武门外有一家破碗居,这家店铺把烈性白酒和黄酒掺在一起,酒力大增。

当囚车路过破碗居时,犯人可以要求停车喝酒,因此这酒也被称为断头酒。

犯人喝完酒后,押解的士兵随即将他使用过的空碗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