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十八章 北京的园林(13)

第十八章 北京的园林(13)

2025-03-31 02:09:14

5长春园景区长春园景区位于圆明园东侧,始建于乾隆年间,以水面景色为主体,内有30多个景点。

长春园内的主体建筑为中式风格,但在园北的狭长地带建有西式宫殿,统称为西洋楼。

欧式建筑主要有淳化轩、海岳开襟、狮子林、如园、西洋楼、观水法的兽战和时钟等。

长春园在设计和建造中充分利用水的空间,区分出许多的小岛和沙洲,由多座桥梁与岸相接。

这一景区的建筑从水磨村东的含经堂和淡怀堂开始,它的大门也就是圆明园的东门——明春门。

从这里进入,就可以看到面阔九间的淡怀堂及其侧殿,正殿的后面是南长河,西边是一座40米长的十孔石桥:长春桥。

此桥连接着长春园内最大的岛——中央岛,岛上有很多庭院建筑,主建筑是南面的含经堂和北面的蕴真斋,均被绿树和花丛包围。

含经堂由大大小小共400多个复合建筑组成,其中包括厨房、仓库、厢房和走廊,还有皇帝在长春园里的寝宫。

蕴真斋的前面有一对汉白玉石狮子,其两侧各连接着一排厢房,乾隆曾在此放置过《四库全书荟要》,因此这座书斋也叫味腴书屋。

含经堂和蕴真斋被一座庭院分隔开,庭院内建造有淳化轩,其内摆放着珍贵的碑刻。

这座岛上还有另一个建筑群,包括南面的翠交轩、爱山楼和北边的泽兰堂。

泽兰堂的西边有一个颇有特色的法慧寺,寺中有20多米高的宝塔,塔坐落在巨大汉白玉的台阶上,顶上是鲜艳的琉璃瓦。

殿堂和楼阁间是一座庭院,由走廊相连接,院中有石桥、洞穴及人工瀑布。

长春园内的中央岛两侧还有两座小岛,西侧的岛上建有思永斋,是一座有各式各样建筑的庭院,连接着东侧的小有天。

主建筑思永斋面阔五间,兼有走廊,两面对着开阔的湖水,并连接到一座三间宽的殿堂。

这座殿堂的北边是远风楼,再往北是八角形的游廊,沿路还有一个八角形金鱼池塘。

中央岛的东侧有一座对应的建筑,叫做玉玲珑馆,其东边走廊是自然的造型设计,西边的则是长条形设计。

它的东南还建有一座被环山包围的映清斋。

中央岛西的一个圆岛上还有名为海岳开襟的建筑。

整个建筑群坐落在两层的台阶上,下层的台阶直径为80米,周边围着汉白玉的栏杆,上层的台阶直径为70米,在台阶上建有一座三层的四方亭,亭顶覆有黄琉璃瓦。

由海岳开襟向东跨过一条水道,便是长山岛仙人台。

它是一座大约350米长和20米宽的方砖建筑,高有7米多,四周都种夹竹桃、石榴树、白皮松和棕榈,且所有的树荫都高于仙人台。

仙人台的顶端建有一座十字形配有金铜色亭顶和黄色琉璃瓦的凉亭,亭内有一座观音像,旁边伴有12个小雕像。

在海岳开襟的西侧,跨过一条水道就是漂亮的流香渚。

它的外观是金色柱子、叠檐和四角凉亭,竖立在一座周围有雕饰栏杆的汉白玉台阶上。

长春园东南建有如园,它是依照南京瞻园建造的,园内有独特的假山和土石。

里面的池塘把北边的殿堂和南边的楼阁分割开,池塘的东边还立有一座7米高的人造山丘,山下的两侧和台阶顶端有多座亭子。

池塘的西边有很多假山和洞穴,假山的顶上建有清瑶榭,面对它的是含碧楼。

清瑶榭的北面是延清亭,西边是含翠轩。

在淡怀堂之旁有茜园,包含了朗润斋、湛景楼和菱香片。

园内还有一条向东流的小河,河上有拱桥、曲桥和三孔石桥横跨而过,河岸上有精巧的假山。

庭园里还有多个花圃和养有数千条锦鲤的大池塘。

朗润斋的西边竖立着一块珍贵的秀绿湖石,乾隆将它命名为青莲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