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二十章 北京的胡同文化(1)

第二十章 北京的胡同文化(1)

2025-03-31 02:09:15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四合院而产生。

早在元代,北京就已经出现了不少胡同,经过明清两代几百年的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已经有大大小小几千条胡同。

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胡同,和北京城一样具有它独特的文化特色,如果说北京城内的宫殿建筑显示出的是皇家大气,那么胡同则更多地显现出平和温馨的百姓生活气息。

当然,随着北京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曾经承载着历史沧桑和许多北京人欢声笑语的胡同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一、胡同名称的由来胡同一词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关汉卿的杂曲《单刀会》中就出现了这样一句台词:杀出一条血胡同来。

而据史料记载:早在元代,北京就已经出现了砖塔胡同。

元代熊梦祥在他所著的《析津志》一书中曾经对胡同的起源进行了说明,他说:胡通二字本方言。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胡同两个字是当时元大都的方言。

到了明代,当时著名的学者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又对胡同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他认为:胡同本元喇叭胡同人语,这也就是说胡同一词来源于蒙古语。

在蒙古语中,胡同是水井的意思,而当时北京城居民区也大多以水井为中心分布。

据史料记载:元代在修建大都时,它的主要建筑都修建在中轴线上,中轴线是傍水而划定的。

当时大都的皇宫也是傍中南海、北海、后海而建的,而大都城的街道和居民区在设计规划时主要考虑水井的位置,依井规划或者是预留出水井的位置,然后再规划居住点。

正因为在规划中采用了这种手段,所以到明代,北京城基本上达到了每条胡同里都有井的程度。

到了清代,胡同的规划和建设仍遵循以水井而建的方法,而且在这时候很多胡同也都是以井来命名的,例如叫井儿胡同的地名就有几十个。

在北京,还有一些胡同的名字听起来很古怪,这些都是蒙古语的音译,比如:屎壳郎胡同,蒙古语译为甜水井;墨河胡同,蒙古语翻译为有味儿的井;鼓哨胡同的蒙古语意思是苦水井;菊儿胡同的蒙古语意思是双井;碾儿胡同的蒙古语意思是细井;巴儿胡同的蒙古语意思是小井;马良胡同蒙古语译为供牲畜饮水的井……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胡同一词确实来源于蒙古语,而且它还是井的音译,后来演化成建在水井周边的街道。

二、胡同名称的雅化北京的胡同多,胡同的名字自然也非常多,在这众多胡同中,其名字自然也会五花八门。

据史料记载:在北京,有一些胡同的名字虽然比较好记,却不怎么文雅,比如说以前的驴市胡同、臭皮胡同、马尾胡同等。

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原来那些不雅的胡同名字开始无法被人们所接受,于是胡同的名字开始逐渐地被文雅化。

在雅化胡同名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采用原来名字的谐音,例如:羊毛胡同被改成杨茅胡同;臭皮胡同改名为寿比胡同;母猪胡同改成梅竹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题胡同;猪毛胡同改成朱茅胡同;鸡爪胡同改为吉兆胡同;鹰房胡同改为英房胡同;屎壳螂胡同改为时刻亮胡同;蝎虎胡同改为协和胡同;蝎子庙改为协资庙;干鱼胡同改为甘雨胡同;嘴巴胡同改为醉葩胡同;胳膊胡同改为百寿胡同;大脚、小脚胡同改为达教、晓教胡同;心尖胡同改为新建胡同;狗尾巴胡同改成高义伯胡同;猪尾巴胡同改为寿逾百胡同;烧酒胡同改为韶九胡同;猴尾巴胡同改成侯位胡同;姚铸锅胡同改为尧治国胡同;张秃子胡同改为长图治胡同;锅腔胡同改为国强胡同;王寡妇斜街改为王广福斜街;沙锅刘胡同改为沙锅琉璃胡同;劈柴胡同改为辟才胡同;豆腐陈胡同改为豆腐池胡同;轿子胡同改为教子胡同;汪太医胡同改为汪太乙胡同;裤子胡同改为库资胡同;裤腿胡同改为库堆胡同;烟袋胡同改为燕代胡同;熟肉胡同改成输入胡同;灌肠胡同改成官场胡同;驴市胡同改成礼士胡同;猪市胡同改成珠市胡同;烟筒胡同改为源通胡同;汤锅胡同改为汤公胡同;干井胡同改为甘井胡同;井儿胡同改为警尔胡同;佟府胡同改为同福胡同;羊肉胡同改成洋溢胡同;生肉胡同改成寿刘胡同;罗圈胡同改为罗贤胡同;廊坊胡同改为良乡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