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二十一章 北京地名的传说(4)

第二十一章 北京地名的传说(4)

2025-03-31 02:09:15

虽然这件事做得很隐秘,但是最终还是被王爷发现了,他生气地问看门的仆人为什么不听自己的命令。

仆人机智地回答道,自己让这些人来打了点水,都全是为王爷着想,因为王府里经常雇外面的人来运粮搬东西,要是附近的人都在大旱中死了,以后就没有人给府上干活了。

王爷要是真的不同意让这些人取水,那我以后就再也不放一个人进来取水了。

王爷听仆人说的话有些道理,也就不再追究他的责任了,而仆人依然用原来方法放那些人来取水。

从此以后,来王府打水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远处的人闻讯后也纷纷赶到这里来取水。

后来,王府附近的地区也就被人们叫作王府井了。

六、大栅栏的由来大栅栏儿是北京城里年代最久远、最著名的繁华商业闹市区,它东起前门大街,西到煤市街,在不到一里长的狭窄街道上拥有大量店铺和商号,而且每天人流不断、热闹非凡。

大栅栏街在明代时也叫廊房四条,这是因为明成祖永乐迁都北京后,为了鼓励商业的发展,在正阳门(前门)外修建了廊房(商业铺房),开办市场。

到了明朝中期,这一地区已发展成繁华的闹市,当时这里最著名的店铺就是六必居酱园,相传六必居三字还是明代宰相严嵩题写的。

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当时京城内为了防止日益猖獗的盗窃活动,一位大臣上奏孝宗皇帝:应该在京城内外的小巷路口设立栅栏,在夜间关闭,实行宵禁。

经过慎重考虑,皇帝准了他的建议,于是就在京城内的重要街巷上设立了栅栏,并派专人进行看守。

而当时栅栏的修建,大多由当地的富家商户出资,国家很少拨款。

由于当时大栅栏地区的商店最为集中,栅栏也修建得又大又好,因此人们就叫这里大栅栏了。

到了清代,这里更是聚集了多家著名的商业店铺。

清初,由于朝廷有不准许在内城靠近皇宫的地方开设戏园等娱乐场所的禁令,当时著名的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广和园和同乐园等五家戏园子都在这里落户。

到了清康熙八年,也就是公元1669年,以经营中药丸、散、丹而闻名全国的同仁堂药店在此设立;嘉庆十六年,即公元1811年,专为皇室和王公贵族做朝帽、缎鞋的马聚源帽店在这里开业;清光绪年间,经营绸缎布匹和皮货的瑞蚨祥绸缎皮货庄在此开业,后来专为皇室和外任官员做朝靴的内联升鞋店也在此开业。

到了以后,这里还出现了享有很高声誉的张一元茶庄、南豫丰烟店、步瀛斋鞋店、长和厚绒线铺、天惠斋鼻烟店等。

1900年5月,大栅栏遭义和团焚毁,同年又受八国联军破坏,曾一度店铺稀少、门庭冷落,但是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在民国初年,这里还出现了北京第一家电影院——大观楼电影院,电影的出现吸引了住在内城的人们,他们大多在晚上到这里来看电影。

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这里夜市的热闹气氛。

建国以后,政府对这里行了调整和改造,保留了老字号店铺,又开办了新的商店。

20世纪80年代后,这里的商业街更是具有了现代商业街的气息。

七、玉泉山的宝塔玉泉山位于海淀区颐和园西侧,是一座佛教名山,山上有始建于东汉末年的玉泉寺,此寺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居住的地方。

山中还有我国三大著名珍珠泉之一的玉泉山山泉,有建造于北宋年间的我国现存最高、最重和保存最完好的铁塔——玉泉山宝塔。

关于这座玉泉山宝塔,当时还有一段非常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