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贯口的艺人们能够快速而有节奏地说,为听众营造出铁马金戈的战场气氛,像刘兰芳所说的《岳飞传》、《杨家将》等都是如此。
在说书时,艺人们善于表演交战双方的交战动作,且幅度较大、火爆有力,给人以精神一振的舒爽感。
说方口的艺人们总是能够以清楚的口齿流畅地评讲出来,像袁阔成所说的《三国演义》就是这一类。
在演说时,以较小幅度的动作为主,更加突出说,表演细腻、含蓄、洗练、深刻。
说活口的艺人们一般都具有渊博丰富的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说,一般都是即兴发挥,内容主要是针砭时弊、讽刺丑恶、幽默含蓄、寓庄于谐。
比较有名的有杨云清说的《水浒》、袁杰英说的《五女七贞》等。
六、相声相声艺术是北京地道的土特产,它是由八角鼓脱颖而出的。
过去,演八角鼓的著名丑角张三禄能即兴编词,随机应变又不落俗套。
但是,他性格古怪,又不易搭班,后来遭人排挤,愤而撂地,以说学斗唱卖艺,不再称八角鼓而改称相声。
张三禄之后,继之而起的是穷不怕朱绍文。
朱绍文以前是京剧丑角,后在天桥用白土子画个大圈当演艺场说单口相声,比一般艺人知识渊博、思路敏捷。
他的演出是说文解字性的,表演时在地上放一个小布袋,布袋内装着白沙子,他左手打着唱太平歌词用的两块小竹板,右手用白沙子往地上划字,边划边唱,常演的节目有《字象》、《拆十字》等。
穷不怕有一位徒弟叫李德锡,艺名万人迷,有笑话大王之称。
无论是说单口、对口还是群口相声,都很有名气,掌握的段子说三个月也不重样。
他创作改编了不少相声曲目,其中以讽刺旧司法界黑暗的对口相声《大审案》、彩扮相声《耍猴儿》影响最大。
此外,单口相声《满汉斗》、《古董王》、《弦于书》,对口相声《灯谜》、《对对子》、《交地租》、《卖对子》、《绕口令》,三人相声《扒马褂》、《训徒》等都是他擅演的曲目。
由他创作的相声中有很多精妙绝句、脍炙人口,如眼珠子、鼻孔子、孔子反在朱子下;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倒比先生长等等。
当时,与万人迷齐名的另一个相声艺人是焦德海,以贯口活儿见长,擅演《对对子》、《开粥厂》、《歪讲三字经》等段。
万人迷去世后,张寿臣成为第一流的相声演员。
他因曾经与万人迷合作过,深得真传。
不但能演,而且还能创作、改编相声曲目,擅演《哏政部》、《地理图》、《揣骨相》、《文章会》等。
在日伪时期,他改说评书《水浒》。
客观地说,从张寿臣开始,相声的格调和地位开始得到逐渐提高。
除他之外,还有三位非常重要的相声艺人不得不提,他们分别是马三立、侯宝林和刘宝瑞。
马三立是一位平民艺术家,他的相声带有强烈的市民性,嘲弄神圣。
马三立知名的相声有传统相声《开粥场》、嘲弄神圣的《吃元宵》和反映人物心理的《逗你玩》等。
相对于马三立,侯宝林的相声更讲求文化品位,他把相声从市井艺术的格调中拔高,去粗取精,让相声登上了大雅之堂,其代表作是《关公战秦琼》。
单口相声大师刘宝瑞的作品以描述人情世态和社会不合理现象居多,除了劝解人们遵守传统道德,也有反讽的意味,如《贾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