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二章 逝去的皇室威仪(8)

第二章 逝去的皇室威仪(8)

2025-03-31 02:09:14

在朱元璋的严厉管教之下,其长子很擅长诗画,二儿子、三儿子和老四朱棣都武艺高强、很有谋略,老五长于文学,还著有《元宫词》、《救荒本草》等,老八和老十也都善作诗歌。

其他儿子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特别是他的十七子不但钻研文学,还酷爱音乐,著有《史断》、《通鉴博论》、《家训》、《文谱》、《宁国仪范》等书籍。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他还继承了父亲的教育方式,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督促他们读书学习,同时还对自己的兄弟严格管教,劝他们向学读书。

(三)清代的上书房教育到了清代,清朝统治者更是重视对皇子和皇孙的教育。

一般到了6岁,他们就必须进乾清宫上书房读书。

皇子在读书的第一天要向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位行礼,然后向自己的老师行拜师礼。

如果老师不肯受拜,皇子也要向老师的座位行礼,而且以后对老师都要以师礼相待。

皇子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到上书房上课,下午3点钟放学。

上课时,皇子必须衣冠整齐、坐立端正,如果不守规矩就会受到老师的惩罚。

放学回去之后,他们还要温习学过的功课。

明、清时期,皇子们所学的功课主要包括《礼》、《乐》、《书》、《诗》、《易》、《春秋》和其他一些儒家经典。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射、驭、书、数。

所以有的皇子在当了皇帝之后还能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才华。

宋朝的宋徽宗就是一个书画才子,明朝朱棣的书法也比较好。

明宣宗朱瞻基对音乐很有研究,他还写了关于音乐方面的著作《五伦书》。

而他最突出的才能则在绘画方面,其很多画作在现在都是极品。

明思宗朱由检工于书法,他的草书秀润娟好,楷书也十分潇洒。

康熙皇帝不仅善于书法,还很喜欢数学、天文、地理,他曾主持制造并引进了大量天文和测量仪器。

乾隆则是诗书画皆通,受他的影响,其四子永珹、五子永琪、六子永瑢、八子永璇和十一子永瑆都是书画高手,而且永瑆还是乾隆年间四大书法家之一。

清代的皇家教育和明朝略有不同,皇子除了学习汉文以外,还要学习满文和骑射。

他们在每天开始学习之前,要先学两句蒙古语,然后再学习一小时的满语,剩下的时间就学习汉文。

他们除学习儒学和理学之外,还要学习清代帝王圣训,比如《圣祖庭训格言》等。

骑射主要由满族的老师教皇子们学习,皇子每日要拉弓练射,皇家还定期举行围猎活动。

每到此时,皇上都要校阅皇子骑射本领。

六、巍然恢宏的丧葬仪式按照定制,皇帝一般在即位之后,最迟不过数年就会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皇帝死后还要举行非常隆重、奢侈的丧葬仪式。

历史上,最为奢侈和有名的皇帝陵墓就是秦始皇陵了。

这里我们谨以清末光绪帝的丧葬仪式为例,从中一窥封建统治者的丧葬仪式,感受其皇家的威严!(一)准备工作光绪帝死于1908 年。

他死后,因为陵墓还没有修好,所以棺梓只好从北京移到梁各庄行宫内停灵。

5年之后,也就是1913 年,光绪帝的隆裕皇后也死了,也因为陵墓没有修建完毕,同样暂时安放在行宫里。

到这一年年末,陵墓修建完工,光绪帝和隆裕皇后才被同时葬入崇陵。

据记载:整个葬礼仪式的规模宏大而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