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民国以后,在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在殿内烧香祭神时不慎失火,王府的正殿银安殿被全部烧毁。
后来,整个王府也逐渐破落了。
再后来,恭王府和花园被抵押给西什库教堂。
到了1932年,整个产权归辅仁大学所有。
辅仁大学在扩建校舍时,拆除了府邸门外的倒座房和后罩楼的木假山式楼梯(楼梯用木制成,为假山式)以及花园西北角的花洞和花神庙,并在原址建了楼房。
虽然恭王府的一些建筑被毁了,但它目前还是北京城保存最完整的王府。
六、定王府定王府原为巽亲王府,后来又被称为朗贝勒府,其在清初时只是巽亲王满达海府第的一部分。
满达海是礼亲王代善的第七个儿子,于顺治九年(1652年)去世。
他的儿子常阿岱承袭亲王,七年之后以父罪降贝勒。
此后,由于逐渐失势,王府的西部被内务府收回。
乾隆初年,皇长子永璜将此处修缮后正式入住。
乾隆十五年,永璜去世。
同年三月,乾隆皇帝很难过,因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
年逾弱冠,诞毓皇孙。
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备成人之礼,所以将其追封为定亲王。
此后,他的儿子绵德继承了其袭位。
1772年,绵德被降为郡王,随后又被革爵。
定王府则由定亲王永璜的二儿子绵恩继袭定郡王爵位。
乾隆五十八年时,绵恩晋升为定亲王。
咸丰四年(1854年),定亲王载铨因病去世,由于他没有后人,咸丰皇帝便下诏以绵德曾孙溥煦为后定王府遗迹,过继给载铨为子嗣,住进定王府(当时称北府),并且承袭郡王位。
到了清末,定王府的主人是曾任过户部侍郎、步军统领、军机大臣、军谘大臣等职的毓朗,整个王府至此经历了五世、六位主人。
定王府位于现在的西四南大街路东,颁赏胡同以南,东边与礼亲王府搭界,南边到羊皮市胡同,全府占地40余亩。
其府门坐东朝西,两侧各开有一扇小门,正门只有去祠堂行礼、过年、行丧、大婚时才能开启。
门内的宫门旁有一对石狮子,照壁约有20多米长,宫门外是倒坐着的一排房屋。
宫门内有银安殿,全部为绿色琉璃瓦顶。
据说:银安殿曾经被雷击中,后来进行了修缮。
银安殿的东西两侧是两层的楼房,上下各有五间,此外还有东西厢房等等。
银安殿的后面是三间小殿,东西两侧都有房屋。
小殿的后边是五间神殿,神殿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殿,配殿两旁各有三间耳殿。
此外,王府的东、西、北三面还有无数房间。
据传说:大约在1928年,王府因无法维持正常的支出,曾经通过华比银行买办丁济谦(具体经办人可能不是他)将王府售出,售价为15万大洋。
随后,华比银行便将定王府的西院和中路拆平。
由于传说定王府中有妖魔,华比银行专门雇了少数民族的人来拆,在拆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蛇。
拆迁者将这些蛇抬到定王府祠堂,它们很快就爬走了。
按说,200多年的宅第中有蛇不是稀奇事,可当时报界却对此大肆渲染。
以后,定王府这块地皮一再转手,如今只剩下了定王府的东院。
七、淳亲王府淳亲王府是清淳亲王的府邸。
淳亲王名允祐,是清圣祖康熙的第七个儿子。
早在1696年淳亲王府一角,他就统领镶黄旗大营,随父皇征讨噶尔丹。
1709年,他被康熙晋封为淳郡王。
在雍正刚刚执政时,他又被晋封为淳亲王,而整个淳亲王府就是在他受封为郡王之后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