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三章 几度沧桑的王府(5)

第三章 几度沧桑的王府(5)

2025-03-31 02:09:14

淳亲王府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五号院。

据清昭连《啸亭杂录》记载:淳亲王府在玉河桥西岸。

1860年,淳亲王府成为英国使馆。

据《顺天府志》记载:王讳允祐,圣祖七子,谥曰度。

裔孙奕梁降袭,后俗称‘梁公府’,今废为英国使馆。

淳亲王府的主要建筑现保存较好,且面临御河,分前殿后寝两个院落,有一座大门。

整个王府的建筑布局分为三路:中路是宫殿式绿琉璃瓦顶建筑,前为五间宫门、五间大殿,皆为绿色琉璃瓦顶,檐下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大殿内是井口天花,中间绘有团龙图案,非常精致。

大殿东西各有一座翼楼,分别为五开间硬山顶建筑,并带有前廊。

大殿的北面是二门,以月台相连。

门内是三间歇山顶建筑,左右各带有三间顺山房。

在东顺山房的东面是一座二层的砖木结构楼房,采用传统式样的屋顶,檐下五踩重昂斗栱,是英国使馆时期建造的官邸。

它有五间寝殿,前后皆为廊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左右各有三间顺山房。

在殿身与顺山房之间是半间门道。

院子的东西两面各有三间配殿,都是硬山顶建筑,并覆灰色筒瓦、绿琉璃瓦剪边。

寝殿的北面原为七间后罩楼,后来英国人将后罩楼拆除,在原地址建造了英式的楼房。

如今,整个王府的东路建筑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在《乾隆京城全图》中也没有绘制这片区域。

王府的西路原来是花园,现在存有改建后的一所四合院以及添建的英式楼房。

中路正门正殿、东西五间配楼、五间后寝这些建筑还基本保存完整,现皆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八、郑亲王府郑亲王府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

济尔哈朗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军进关之初。

在清代,各位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都有相应的规定,不得有任何僭越,如基址过高或者是多盖房屋等等都属于违法。

济尔哈朗就是因为在建造府殿时府基逾制,同时还擅自使用铜狮、龟、鹤等,于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遭到弹劾,后被罢官罚款。

郑亲王府郑亲王府位于现在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占地约80亩,共有900余间房屋。

其坐北朝南,原布局自东而西分三部分:东部是整座王府的主要殿宇所在,中部为另一院落,西部是花园。

济尔哈朗死后,他的历代子孙都曾进行修缮或扩建。

到了第八代传人手中时,又对整个花园进行了扩建,并将花园命名为惠园。

惠园中有水池叠石,环境非常优雅别致,园后还建造了雏凤楼,楼前有水池,其后还有几丈高的瀑布。

现在的郑亲王府只有东部残留:街门面阔三间;正门面阔五间,浮雕丹陛依稀存在;正殿面阔五间,台阶之间也还留存有丹陛……民国后,郑亲王府曾被抵押给西什库教堂,1925年被租赁给中国大学作为校址,改名逸仙堂,今尚延用。

中国大学使用时原有后罩楼和一些附属建筑被拆除,西部花园现另建二龙路中学。

郑亲王府现在是国家教育部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九、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是清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府址。

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孙,为礼亲王代善的第三个儿子颍毅亲王萨哈林的二儿子。

公元1643年,因他的哥哥颍郡王阿达理受到睿亲王多尔衮案的牵连,被贬出宗室,他才被封为贝勒。

第二年,他以平南大将军的身份代替多铎镇守江宁,后来又率师平定湖广两地。

1648年,因为战功卓著,顺治皇帝晋封他为顺承郡王,他也因此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后来,他督军湖南和广西,不久回京城掌管刑部,但时间不长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