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四章 北京的城门(7)

第四章 北京的城门(7)

2025-03-31 02:09:14

到了清代,又在瓮城上修筑了一座宽9米、高近5米的小型箭楼。

但是1949年后,城楼被拆除。

后来在修建地铁时,附近的城墙也纷纷被拆除了。

1988年,北京市政府把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近200米内城墙进行了整修,并在和外城相接处修复了城楼,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便门后来也逐渐地演化为地片名,它泛指西便门外大街交会处及西便门东街与广安门北滨河路附近这片地区。

北属西城区管辖,南属宣武区管辖。

十一、阻止蒙古铁骑的广渠门广渠门是外城七个城门中东侧的一个,俗称沙窝门,在西面与广安门相对,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城门,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

当时蒙古骑兵曾多次南下侵扰,每次都满载而归。

为了阻止蒙古铁骑袭击北京,嘉靖皇帝命令修筑外城。

原来的设想是用外城把内城围在广渠门里面,后因财力不济,只修了南郊的一段(这在前面已经交待过多次)。

广渠门的箭楼比较小,是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高度仅为15米,正面有两排箭孔,两侧各有四个箭孔。

在城楼和箭楼之间建有长方形的瓮城。

在瓮城里面两侧各有几家店铺,使得这里形成一条小型商业街。

公元1629年11月,皇太极率领八旗军进军北京。

第二年1月,八旗军兵临城下,几万人一起进攻广渠门,督帅袁崇焕率9000骑兵直奔京师,与清军在广渠门外展开大战,后经几番激战击退了八旗军。

皇太极移师南海子等待时机。

后来,清军设反间计,假意制造了袁崇焕通敌的消息,让被俘的明朝太监听到,然后放他回去报信。

崇祯帝果真中计,立即拘禁了袁崇焕,并最终将其凌迟处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冤案,而崇祯最终也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清朝前期国力昌盛,甚至出现了康乾盛世,所以北京城附近几乎从没有发生过战乱。

但是到了清朝晚期,由于国力衰微,整个大清帝国开始受到外来敌人的侵略。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了天津和通州后,直逼北京,由于朝阳门守军较多,多次攻城不下,八国联军便从守备弱的广渠门和东直门进攻,结果很快就攻进了北京城。

十二、煤门阜成门元朝时,阜成门是元大都平则门的所在地,明清时期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

阜成门元世祖忽必烈修建大都时在新城上共设十一座城门,东、南、西面各有三座,城北有两座。

西面三门中,中间的一座就是平则门。

到了公元1369年,元顺帝又下令修筑包括平则门在内的各城门瓮城及护城河吊桥。

明朝重新修建北京城时,在元大都原有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把城门由十一门改为九门,平则门仍然沿袭旧称。

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皇上下诏修建内城九门的城楼,平则门改称阜成门。

阜成门修筑有城楼、城门、箭楼、瓮城和瓮城门,其规制较元大都的城门高,城楼为三重檐歇式重楼建筑,台座呈梯形状,连同城楼通高35米。

其台座顶面铺设有城砖,并和城墙的顶面甬道相连,箭楼、瓮城及瓮城门城楼的规划和其他内城城门类似。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曾对城门和箭楼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

在明、清两代,阜成门都是自门头沟运煤进京的重要通道,所以也有煤门之称。

20世纪70年代,北京在修建环城地下铁路时拆除了城楼及附近城墙,护城河也被填平。

现在,阜城门已经演化为地片名,泛指阜城门桥附近的区域,即阜城门南、北大街,以及内外大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