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一章 曾经的历史(3)

第一章 曾经的历史(3)

2025-03-31 02:09:14

公元前l045年,西周灭商之后开始分封诸侯。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后来蓟并入燕,迁都蓟城。

召公奭是周王室的太保,位居三公之列,曾经辅佐成王平息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及东夷徐、奄等方国的叛乱,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后来他就在朝里为相,并派其大儿子克去燕地就封。

后来,他也曾亲自去从事治理开发燕国的活动,所以燕国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周朝初期,为了社会的稳定,燕国统治者对于商代遗留的部族仍旧保留其宗族组织,并且利用原有的氏族贵族来统治和笼络燕地的人民。

从西周初年开始,燕国的势力得到快速发展,其北部疆域已经延伸到辽西大凌河流域,东部开始与孤竹部相接,北面跟肃慎(也被人们称为息慎、稷慎,其先祖为玄夷,是夏商时期生活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一带的一个古老部族)为邻。

春秋时期,山戎部族在燕都蓟城北部的山地快速发展壮大起来。

他们是一支善于骑射的游牧部族,崇尚武勇,男子个个好战,人人佩带刀剑和弓矢到山地外面放牧牛羊、抢掠财物。

这些都严重威胁到燕国的安全,且这一时期它的势力已非常微弱,危在旦夕。

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部攻打燕国,燕庄公向齐国求救。

齐桓公亲自率大军救燕,并且北伐山戎,大败山戎部族,这才解除了山戎部落长期以来对燕国北部地区安全的威胁。

到了战国时期,燕国的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中得以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同时,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燕国的商业也繁荣了起来。

这一时期,燕国都城蓟与下都武阳都成为当时的著名城市。

公元前320年,燕王哙继位,并在公元前315年把自己的王位让给了办事果断、很有才能的相国子之。

子之当上国王之后,以太子平为首的一些人很不满。

公元前314年,太子平和将军市被网罗了一些人马在蓟城发动叛乱。

他们率人围攻王宫,声言要杀死子之。

同时,他们还勾结齐宣王,要求齐国派兵到蓟城做他们的后援。

后来,燕王哙和子之在国人的支持下击败叛军,杀死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平定了叛乱。

而此时,早已经觊觎燕国良久的齐宣王却带着大兵大举攻打燕,很快就攻陷了蓟城,杀死了子之和燕王哙,并在燕国进行大肆的抢掠。

这时,中山国(春秋战国时白狄的一支,于前507年建立国家,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国王也命人带兵攻打燕国的西部,很快就攻占了十几个城池。

在内乱与外患之下,燕国和都城蓟城很快都衰败了。

齐国带兵退走以后,赵武灵王把燕公子职送回国即位,职也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继位之后,在郭隗的协助下招揽天下的英雄豪杰积极进行政治改革。

他经过28年努力才使燕国的国力得到恢复,此后燕国开始了长期的对外战争。

首先,燕与赵联合攻灭中山国,瓜分了中山国的土地,恢复了燕国的疆土。

后来,燕又与秦、楚、韩、赵、魏五国军队一起伐齐,大败齐军。

燕国取得了齐国七十二城,并且进入齐国国都临淄。

在这次战争中,燕国不仅把齐国的珍宝劫掠一空,还烧毁了齐国的王室宗庙。

但是,燕昭王的政治改革没有继续下去,导致一些贤能之士陆续离开了燕国。

从燕惠王起,燕国的对外战争总是以失败告终。

这一时期,燕王还驱使大量百姓去修筑长城,以此来防御匈奴、东胡、齐国、赵国的进攻。

在长期对外战争中,燕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同时加重了劳动人民的租税、军赋和徭役。

这样一来,燕国的势力再一次被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