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五章 北京的牌楼(2)

第五章 北京的牌楼(2)

2025-03-31 02:09:14

水泥牌楼是近代建筑技术的产物,新建的牌楼数目不多,大多数用于古牌楼的搬迁和加固。

彩牌楼是一种临时搭建的牌楼,大多用于大会、庙市、集市的入口处,会期一过就可以拆除,所以它一般用杉杆、竹竿、木板搭成。

牌楼从形式上分为两类:一类为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是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

牌楼无论柱出头还是不出头,都可以以每座牌楼的间数和楼数的多少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分为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不同的形式。

牌楼顶上的楼数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北京所有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就是五间六柱十一楼牌楼。

二、北京牌楼的题额我们如果漫步北京街头正好碰见牌楼,往往会发现在牌楼上都有题字或者题字匾额,现在我们就将部分牌楼的题额简单介绍一下。

西单牌楼的题额是瞻云,到了民国初改为庆云。

这在前面已经有所介绍。

东单牌楼的题额是就日,在民国初被改为景星。

西四牌楼本来有四座牌楼,南北两座在元代题名为大市街,东西两座的题名分别是行仁、履义。

东四牌楼的南北牌楼题名为大市街,东西两座牌楼题名是履仁和行义。

牌楼一侧的龙纹东长安街牌楼和西长安街牌楼的题额分别是东长安街、西长安街。

前门五牌楼上的题额为正阳桥;司法部街北口牌楼的题额为蹈和;东公安街北口牌楼题额为履中;东交民巷西口牌楼的题额是敷文;西交民巷东口牌楼的题额是振武。

北海御河桥牌楼的西面题词为金鳌,东面的题词为玉蝀。

大高玄殿牌楼的东牌楼里侧题额为先天明镜,外侧的题额为孔绥皇祚;西牌楼的里侧题额为太极仙林,外侧题额为弘佑天民;南面牌楼里侧的题额为大德曰生,外侧题额是乾元资始。

历代帝王庙前牌楼东西两侧的题额都是景德街。

成贤街有四座牌楼,其中东西两座牌楼的题额是成贤街,街中两座牌楼的题额是国子监。

白云观牌楼的匾额分别写着洞天胜境和琼林阆苑,相传乃是长春真人丘处机所题。

永安桥牌楼北侧的题额为堆云,南侧的题额为积翠。

中山公元牌楼的题额是保卫和平。

三、西四牌楼西四牌楼位于东西南北相通的十字路口,因为附近的地名叫西大市街,所以俗称西四牌楼,每个路口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描金、油漆彩画、木结构的如意斗拱牌楼。

南、北路口的牌楼上都有大市街三个字,以北与新街口相接。

东路口牌楼上书行仁,西路口牌楼上书履义。

在民国以前,距北牌楼不远有个当街庙的地名。

相传:明英宗在土木堡被捉以后,他的弟弟朱祁钰为监国即皇帝位,后来瓦剌头领也先放英宗还朝西四牌楼,英宗又重新登上皇帝宝座。

为了感激也先,他就在西四牌楼北侧道路当中为也先立庙。

民国初年,因为修建道路而拆除了这座庙。

1965年,北京市统一地名时,把这里定名为西四北大街。

西四南牌楼的这段街道,从明代到清光绪年间都称为西大市街,简称西市,在清宣统时称丁字街,1965年改称西四南大街。

明朝时,西市是杀人的刑场。

之所以要把刑场设在这里,主要因为这里是繁华的闹市,往往能够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所以有刑囚于市和弃市之说。

据记载:明代名臣于谦、袁崇焕都是在这里被处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