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7年,秦国派大将王翦率大军攻打燕国,在易水以西打败燕军,占据了燕国的下都武阳(在今天的河北省易县城西,北濒北易水,南临中易水,呈不规则横长方形,东西约8公里,南北约4公里)。
在第二年年初又攻下蓟城,至此燕国灭亡。
考古工作者曾经对古代燕国地区进行寻找和发掘,最终在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发现了古燕国遗址。
整个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古城3大部分。
古城基址呈长方形,东西长近千米,南北长600多米,整个城墙厚约4米,以土夯筑而成,并且还在这里发掘出了当时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最具有燕国特色的刀币。
墓葬共有大、中、小几百座,被确定为早期燕国的燕侯和贵族的陵墓区。
大型墓葬有的有两条墓道,有的有四条墓道,而且墓前都有车马陪葬,墓里都架设着较大的木椁。
中型墓葬也都有附葬车马,并随葬着大批青铜礼器。
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在春秋中期,也就是燕襄公执政时,燕国才以蓟作为都城。
专家经过考证和分析后指出:蓟城的位置就在现在北京城的西北部,也就是广安门附近的大片地区——广安门内外、法源寺东北、陶然亭公园这片区域。
因为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遗址和文物,特别是燕国宫殿屋瓦构件——饕餮纹半瓦当。
三、汉代的蓟城秦始皇死亡之后,整个秦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此时,天下群雄纷纷崛起,其中就有项羽和后来的汉高祖刘邦。
西汉初年,打败项羽一统天下的刘邦开始分封诸侯王,当时的功臣卢绾被封为燕王(燕国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以蓟为都城。
后来,卢绾和诸侯陈稀暗地里抗拒刘邦,并且与匈奴通使。
刘邦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大军攻打燕,拿下蓟城。
此后,刘邦又封自己的一个儿子刘建为燕王。
刘邦死后,吕后篡权,改封自己的侄子吕通为燕王。
到了汉文帝时期,刘氏族人刘泽被封为燕王,此后燕王一直为刘氏宗人担任。
到了公元前80年,燕王刘旦与大臣上官桀、桑弘羊勾结,阴谋废掉昭帝,后来事情暴露,燕王自杀,燕国被改为广阳郡。
公元前73年,汉宣帝即位,立刘建为广阳王,改广阳郡为国,以蓟为都城。
当时,广阳国下辖蓟、方城、广阳、阴乡4县。
王莽时期,广阳国的国号被取消,改为广阳郡,蓟改为伐戎。
西汉时期,北京地区已经出现了铁农具,铁农具的大量使用使北京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水利事业和耕作技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而且,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也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到了西汉中期,这里还出现了很多大商人。
刘秀推翻王莽的统治之后,建立了东汉王朝,这时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沿用了西汉的制度,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
起初,这里划归幽州管辖,州牧以蓟为驻地。
公元26年4月又重新设置广阳国,国都为蓟。
东汉末年,这里再次被划为幽州,其下属11个郡(国),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广阳、涿、上谷、渔阳、右北平五郡(国)等。
东汉的国力比西汉时期要差得多,但是蓟城的商业在当时还是得到了相当的发展,仍是这一地区的商业中心。
但是这一时期,边疆一直不很安定。
公元39年,曾经有6万多居民为躲避匈奴人的侵扰徙居此地。
到了汉灵帝时期,幽州北部连年遭到鲜卑人的侵扰,土地和财物被侵占,城池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到了东汉中后期,现今的北京地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十分残酷,导致阶级矛盾逐渐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