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瑞蚨祥率先实行公私合营,五个店合并在一起,专门经营皮货、呢绒、绸缎等。
如今的瑞蚨祥绸布店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服务质量也一如既往,唯一不同的是营业面积扩大了,经营品种也增多了,这都使得这家老字号重新焕发了青春。
十一、御赐店名的清秘阁清秘阁坐落在北京琉璃厂文化街,是一家非常有名的老字号画店,也是书画界人士云集、交流的场所。
历代的许多大家都曾在此留下佳作,如今在书画界依然广为流传着一付名联:倪迂清秘云林阁,米老英光宝晋斋。
清秘阁这三个字源自元初的著名书画家倪瓒的藏书阁。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自幼好学、家境富裕,但胸襟淡泊、清高绝俗。
他擅长山水画,作品达到了有意无意,若淡若疏的境界,画风对明清文人的山水画影响较大。
倪瓒的书法隽美、诗文精雅,并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为元季四大家。
其存世作品有《清秘阁集》、《自书诗稿》、《淡室诗》等。
清秘阁倪瓒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纵情山水,以收藏古人的书画为乐,并将专门收藏各种作品的阁楼命名为:清秘阁。
清代表纯,秘代表稀,意思为专门存放纯正稀少的书画宝物之阁楼。
清秘阁三字因此为后人所熟知。
据说,清秘阁还与乾隆皇帝及纪晓岚(清朝第一才子、大学士)有很深的渊源。
相传:历代的皇帝都吃嬷嬷的奶长大,乾隆自然也是如此。
乾隆登基为帝后,其奶娘周嬷嬷的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
有一次,周嬷嬷前去拜见乾隆,并提出一个请求:请皇帝上赐自己的孩子一份差事。
周嬷嬷的儿子与乾隆年纪相仿,但既不能文也不能武。
为了这件事情,乾隆皇帝非常犯难。
就在此时,大学士纪晓岚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不能文也不能武是可以经商的。
因为当时的琉璃厂附近居住着许多上京赶考的秀才,他们除了相互交换书籍外,还需要买、墨、纸、砚等文房用具。
纪晓岚的意思就是让周嬷嬷的儿子在此经商。
乾隆当即采纳了纪晓岚的建议,而且由于想到了倪瓒的清秘阁,因此御赐店名:清秘阁。
清秘阁坐落在西琉璃厂中间路南,店面壮观,再加上有皇上的御赐牌匾,使得来此品茶交易的官员、富商众多,生意繁盛一时。
当时,清秘阁主要同清朝的六部衙门和大官僚做买卖,除了作笔墨纸张的生意外,还做古玩生意。
直到光绪二十九年,因管理不善,清秘阁的金石古玩生意被他人抢走,生意日渐衰败,虽然招牌上依然写着古玩、南纸店,但古玩生意已经名存实亡。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秘阁与六部衙门间的生意也宣告结束。
民国后期,因股东分家、股份不清,清秘阁的东家们打起官司,使得店铺的声誉受到很大影响,生意也越发没落。
1948年,濒临破产边缘的清秘阁只得关张。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历经世事沧桑的清秘阁再次焕发出神秘浓重的古文化气息。
十二、知名饽饽铺正明斋北京人把糕点称作饽饽,虽然北京有许多有名的饽饽店,但提起正宗的京味糕点却要数正明斋。
清人崇彝在《清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曾经写道:瑞芳,正明,聚庆诸斋,此三处,北平有名者。
这说明正明斋的糕点开始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