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十章 北京的婚姻礼俗(2)

第十章 北京的婚姻礼俗(2)

2025-03-31 02:09:14

此后,如果双方都比较满意,男方就需要选择吉日到女方家里去探视,主要是查询一下女方的条件是否属实——家中主要家庭成员的官职、地位、财产状况等等,然后才是姑娘的品德、才能和容貌。

总而言之,上层府弟重天恩祖德,功名富贵,一般门户要求上炕一把剪子,下炕一把铲子,也就是能干活。

作为女方的父母长辈也有相姑爷一说,有明相和暗相两种。

明相即在家中见面,或者举行酒宴。

两个人见面时,媒人可以正面作以介绍,老丈人等人也可以正面问询对方的情况,甚至出题考试,让姑爷作答;暗相往往是小户人家通过庙会见面,而大户人家一般约定在戏院。

三、合婚两家的家长在相亲之后,彼此都会找自己的家人、至亲好友相互商量。

如果双方都比较满意,那就要互相交换庚帖,俗称合婚,也称合八字、合年命。

这大约兴起于清朝年间。

庚帖上一般都写着子女的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和地支),然后清代婚照将其交给算命先生测看。

如果男女双方八字相克,那就不能成婚。

但也有个别人家坚持要成婚,所以他们通常都会暗中给算命先生一些钱,让他在生辰年、月、日、时上加以改动,使得男女双方的命相相合,而这一方法被称为破解。

由此可见,批八字本身并不可靠。

除了看属相外,还要算命相。

事实上,算命相和属相都是一种骗术。

最后,负责合婚的阴阳先生依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写出鉴定:黄道吉日与喜神方位、迎娶的日期以及婚礼上被所忌讳的属相,所有这些内容都将被写在一张红纸折子上,称之为龙凤帖。

据资料记载:清朝时,只有通过命馆合婚后才能取得龙凤帖,也算履行了正式的结婚手续。

直到民国时期,政府才规定男女双方到民政局办理结婚证书。

四、小定、大定在男女双方合婚之后,首先要放小定,用以表示定亲之意;随后放大定,意味着男女的双方联姻已成为最后的定局。

什么是小定呢?小定又叫文定,通常都是由男方送给女方一枚戒指,并戴在女方手上,用以表示女方已经有未婚夫,同时也是男方祝愿女方指细手巧,将来会做一些针线活计。

但此时还没定迎娶的吉期。

如果是讲究一些的小定,男方则要送女方首饰四样:戒指一个或一对、镯子一对、耳环一对、颈圈一个。

这些物品都象征着男方以家法约束姑娘,意为在其过门后要稳重。

如果是满人,则要加送一柄如意,以表示祝愿。

汉人则是以簪环和戒指等首饰为主。

除此之外,还要送一些大、小八件之类的糕点。

通常都需要用点心匣子装,避免用蒲包(蒲包意味着稀松平常二五眼),这在婚事上被认为不吉利,也不严肃。

男女双方联姻已成最后定局则意味着放大定。

有单放大定的,也有将放大定合并在通信过礼一并举行的,于是放大定就成了行聘(下茶、过礼)纳采、纳征、纳币的综合形式。

女方向男方索要财礼多是在这一环节进行的,它也是买卖婚姻的一种集中表现。

如果就是单独的放大定,则礼品要比放小定时更多一些,照例由男家送给女家一些首饰衣服之类物品。

从放小定到放大定的时间比较长,一般相隔两三年不等。

在此期间,双方各自操持和筹备,男的做家具,女的做嫁妆。

女家在放定以后便约束姑娘不许外出,调息身体。

临嫁前一个月内还要行奠雁礼(在古代的聘娶六礼中,雁是贽见的重要礼品。

男方到女方家迎亲,首先要进雁为礼,《仪礼》中称之为奠雁),也就是所谓通信放大定。

通信以前,男方家索要新娘衣服尺寸单和小日子(预先问妥新娘经期,以便择嫁娶日子时好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