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京味文化 > 第十章 北京的婚姻礼俗(5)

第十章 北京的婚姻礼俗(5)

2025-03-31 02:09:14

七、老北京婚嫁双的来历在中国,结婚办喜事时都要在门窗上、房间里和嫁妆上贴上一个大红的囍字。

喜喜两字相连,是老北京婚嫁的吉祥物,代表新婚夫妇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的意思。

在生活中,囍字几乎人人皆知。

但是,翻遍所有的字典,甚至包括当今最具权威性的《辞海》也查不到这个囍字。

而且,囍字的读音也不相同,有读作喜字的,也有读成双喜的。

那么,这个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 相传其与我国北宋宰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在家苦读十年后进京赶考,但连考两次都名落孙山。

又一年的阳春三月,王安石决定再次进京赶考。

路过一个村庄时,他无意间看见了一副奇怪的对联。

只见上联写道:走马灯,灯马走,灯灭马停蹄。

下联是一张没有字的红纸。

考试结束后,王安石将自己在路上看到的那副奇怪的对联对主考大人说了。

大人听后,哈哈大笑道:那乃是一副求婚的对联,要是谁能对出下联,那他就能作上门女婿,可见那家小姐必是一个有才之人,你何不补个下联,去上门求亲呢?王安石觉得主考大人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来到那个员外的家门前,发现下联还空着,就拿出笔墨在那张红纸上写了起来。

原来,这户人家的主人姓龙,有个独生女儿叫龙喜凤。

喜凤自幼勤奋好学、知书达礼。

在当时,女子一过十二三岁,父母就得张罗着给找婆家,但喜凤非要自己找。

于是,龙喜凤到18岁时就在自家门前写了这副对联。

现在,这副对联已经贴了快一年,却没人能写出下联,龙员外非常着急。

这天,他外出散心,正好看见王安石在写下联,心里很高兴,走近一看,见那下联写的是: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再转身看王安石,发现他一表人才、相貌俊俏,便赶忙领着去见喜凤。

龙喜风正为没人能写出下联而独自对窗叹息,忽然见父亲领来一个人,再一听这人说话,更知是个有才学的人,当下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就在二人拜堂成亲时门外忽然锣鼓喧天,有人来报王安石考中了状元,并且是主考大人亲自来接他进京。

主考大人进屋一看,发现正在办亲事,十分高兴地说:真是双喜临门啊。

听了此话,龙员外急忙把家人叫来,提笔在门头上又写了两个大喜字。

主考大人出来看了看说:两件喜事紧挨着,那这两个喜字也应当紧挨着。

龙员外答应一声,又把两个喜字挨到了一起,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囍字。

八、京城婚俗禁忌婚姻是男人和女人之间建立的一种被社会所公认的夫妻关系。

婚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婚姻形态也在发生着种种演变和进化。

在中国古代,从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至周代结合政权的分封制,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宗族宗法制度。

在此制度下,家庭与社会财富全都计算在男子名下,依照严格的辈份、嫡庶关系确立尊卑。

因此,婚姻的缔结直接影响到一个宗族系统的发达与否。

所以,婚姻虽是一件吉事,但其中的顾忌也有很多。

这就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谈到的婚俗禁忌。

北京作为历代古都,汇集了各民族的婚俗习惯,而婚姻禁忌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就包括择婚禁忌、议婚禁忌、定婚禁忌、嫁娶禁忌等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