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婚嫁不再受季节限制。
但还是以春节前后和节日为多。
关于时辰,北方多在早上日出前后。
在北京,则有午前将新娘接回家这一风俗,否则被认为是二婚再嫁。
当代婚姻更加自由,嫁娶不再拘时日。
但多数人还是选在国庆、元旦、春节或其他节日举行婚礼,也是图个吉祥。
在整个婚礼过程中,迎娶新娘是婚礼的高潮,六礼中称亲迎。
这也是人生大礼中最隆重的仪式。
在婚嫁日,最忌有人上门要债、闹事。
在喜庆之日,需要燃放烟花爆竹,有驱鬼之意,在民间则被说成崩崩邪气!办喜事时若不放爆竹是很忌讳的。
最近这些年,北京城禁止燃放爆竹,于是婚庆之日就少了热闹的声响。
后来有人想出了办法:买一些小气球放在地上,迎娶的新娘入家时用脚踩破几个,也能增添喜庆。
旧时,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新娘则必是凤冠霞帔,用以象征吉祥。
据《清稗类抄》云:凤冠为古时妇人至尊贵之首饰,汉代唯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之首服,饰以凤凰。
其后代有沿革,或九龙四凤,或九翚四凤,皆后妃之服。
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
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
辛亥革命后,这一风俗逐渐有了变革,到现在多以西服、时装为婚嫁衣。
新娘佩戴红绒花,谐音荣华象征着富贵。
近年来,婚纱又成为京城新娘最时髦的嫁衣。
在旧京城,婚娶多采用轿子。
结婚时的喜轿多具有特别的装饰,一般在红绿绸缎的轿围上绣百鸟朝凤、富贵花开、丹凤朝阳、百子图等吉祥图案。
也有讲究点的再绣上些金丝银丝、镶点钻石。
喜轿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两种。
旧时的北京,根据贫富不同,汉人用一至三顶轿子:一顶红轿,另两顶围有部分绿色轿围——前面乘坐新娘,后面乘娶送亲的太太;但北京的满族人则只用一顶供新娘坐的红轿。
北京新娘对花轿也很有讲究,一般都要求坐头水轿,也就是第一次使用的轿子。
如果这顶轿子曾被人用过,新娘可以拒绝。
新娘在上轿时忌讳足踏土地,旧京城满族和汉族都有此习俗。
关于不准足踏土的理由也是众说不一。
新娘上轿前,要蒙上红盖头(即是一块二尺见方的红布),可以蒙住新娘的头面和脖肩,使人不能看清她的面目。
新娘从蒙上盖头直到下轿、拜天地都不能把盖头摘下来,只有入洞房后才能由新郎掀开。
若新娘不蒙盖头或者过早掀开盖头都是被忌讳的。
下轿时,新郎骑着马鞍,手拿弓箭,对着新娘脚下虚晃三箭,表示驱魔除妖。
在汉族民间有门神、门坎神、床神、灶神的传说,所以新娘子进男家门时就特别忌讳触犯各路神仙,而门坎则是最需小心的地方。
门坎在民间又被称为门限,是一家之坎,有门里门外和家里家外的分野。
新娘子如果用脚踏了门坎,那就是踩了丈夫家的威风,甚至还会妨死公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逐步发展,现今已很少有人用轿娶亲了,嫁娶多用小汽车,一些忌讳也逐渐消失了。
(五)婚宴禁忌在举行婚宴时,寡妇、孕妇和戴孝者都不能参加,这被认为是不吉利。
吃完喜酒收拾盘碟的时侯,忌讳将空盘相叠,以免犯了重婚的忌讳。
(六)洞房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