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代码之王(1)

2025-03-31 02:09:49

代码之王第2章不管比尔?盖茨是多么的富有和强大,他母亲还是热衷于讲述她对儿子的教育失败——关于保持整洁方面。

盖茨是西雅图城(Seattle)的一个殷实之家的独子。

他的母亲玛丽(Mary),是西北银行巨头的后代,也是华盛顿大学的校务委员。

而他的父亲,威廉二世(WilliamⅡ),是一位在市中心工作的事业有成的律师。

聪明而任性的盖茨从小就喜欢和他的父母对着干。

他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其他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一样,他特别懒散。

他少年时代的房间简直就是——用一个词形容——肮脏不堪。

他父母对此感到很担心,再三命令他打扫卫生。

他却从来不听。

玛丽只好惩罚盖茨,一旦她发现他房间里有乱扔在地上的东西,她就拿走。

但盖茨似乎并不在意他的东西少了,即使是当玛丽开始拿走她在地上发现的衣服的时候。

他的衣服很快就要被拿光了,可是盖茨看起来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玛丽后来觉得要采取专业措施了。

她找来一个顾问,来调解这个僵局。

这个顾问与盖茨,他的两个姐姐和他的父母先后进行面谈。

然后,下了个处方:别管盖茨了。

玛丽照此做了。

她让她的儿子糟蹋他自己的房间,只是要求他把门关上。

可就连这样小小的要求,他都不总能做到。

盖茨曾经是个瘦瘦的小孩,皮肤苍白,脸颊有雀斑,头发是褐色的,眼睛是淡蓝的,他有一副歪歪的咧嘴笑容和一个对于他的脸显得有些过大的鼻子。

他的眼镜似乎从来没有扶正过,总是向一边倾斜,使得他看起来有些傻气。

当大多数年轻小伙子把热情留给姑娘或者运动的时候,盖茨却拥抱电脑。

他所在的贵族高级中学拥有给学生尽情使用的一流电脑。

编程中的干脆的公正吸引着盖茨。

坚固的逻辑,而不是主观意见,造成了编码间的矛盾也明确地解决了矛盾。

运行你的程序是一个绝对的考验,盖茨回忆起他第一次付出努力的时候,曾说道,你写一个程序,运行它,测试它是否能工作。

盖茨的笨拙只是表面现象,他真正具有善于抓商机的天赋。

差不多就在他学写程序的同时,他便开始尝试销售它们。

他因此遭受了市场的严峻考验。

这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对于一个十几岁的程序员来说是不平常的。

他的大多数同龄人把他们自己看成是对抗社会的黑客,他们把计算机技术当成是摧毁建成物的工具。

但盖茨并不这样。

他设计了一个编有交通数据的小程序,他把TrafOData系统卖给了当地的好几个城镇。

他希望西雅图城也变成他的一个客户。

但是当一位市政官员到他家里看他的演示时,这个程序却运行失败了。

心痛的盖茨,想努力保留住官员的兴趣,央求道:告诉他,妈妈——告诉他这真的有用!在1973年的秋季,盖茨,这位数学高才生,成了哈佛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

在学校,他经常打扑克,不停地玩电脑游戏,而且看起来总是忙忙碌碌。

他会经常坐在他的房间里设想他的未来,像哲学家似的,一个抑郁的家伙,总在琢磨我应该怎样对待我的人生。

在1974年12月,他在保罗?艾伦(Paul Allen)那里得到了一个启发,艾伦是比他大三届的高中校友。

那天,这个曾经帮助盖茨设计交通程序的艾伦,带着一本最新发行的《Popular Electronics》来到了哈佛。

这本杂志的1975年元月刊封面赫然登着一台名叫牛郎星的电脑。

它是发烧友的梦想。

不到2000美元的牛郎星电脑完全具有价值比它贵几十到上百倍的其他类型电脑的功能。

秘密是什么呢?微处理器。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英特尔几年之前发明的微处理器把一个电脑的关键元件压制在一个指甲大小的硅片或者说芯片上。

这个芯片于是变成了牛郎星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