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部落(1)

2025-03-31 02:09:50

卡特勒加入微软之举导致了DEC大批员工离职。

他并非要掠夺他以前的老板,而仅仅是因为他的同事把他看作是一位高科技摩西,他也从同事对他的忠诚中受益。

不到一个星期,微软就从卡特勒原来的实验室中招聘了7位顶尖级编程工程师。

摩西是《圣经》故事中的犹太人古代领袖。

——译者注。

核心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在卡特勒手下工作好几年了,全都是男性,只有一位在三十岁以下,这样,这支队伍要比微软的平均年龄要大得多。

第一天,微软的人事专员召集所有的新职员例行公事地宣讲公司政策和惯例。

有一部影片讲述了微软的崛起,里面有一段是对盖茨和他母亲玛丽的动情的采访。

卡特勒的一位下级后来打趣说:这段采访不错,只要你不吐出来。

然后,新职员们要签署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要求员工们对敏感问题保密,公司拥有员工的知识产权等。

其中第10条,禁止雇员离开微软后一年内加入同行业竞争公司。

这一条给被雇用者的单方法律义务过重,卡特勒的部下们,虽然以前就被告知过,但还是提出抗议。

他们拒绝签署该合同。

他们说,如果DEC也给他们这样的限制,微软将不得不在法律程序上花一番功夫才能雇用他们。

所以为什么要签呢?公司也不退步:如果不签合同,他们就不可以工作。

都快到中午了,卡特勒的部落们撤出了房间。

虽然他们是因为肚子饿了去吃午饭,但这看起来像是罢工。

后来有人把这件棘手的事告诉了卡特勒:也许他的同僚们最终不能来微软了。

卡特勒迅速解决了纠纷。

微软的律师终于同意,删除第10条。

卡特勒的同事们签下了修改后的合同。

这个已和解的僵局,尽管短暂,却给微软的其他员工传递了一个信息:卡特勒那伙人与众不同。

他们自视更有才华,更成熟,也的确比微软原先的员工要优越些。

表面上,这个结论看起来合乎情理。

首先,他们要比普通的微软员工(园区里称作微软人)老到,有经验;微软人几乎都二十多岁,大多都没在其他地方工作过。

DEC的这些背叛者们在工作上有条不紊,遵循技术教科书上的习惯做法,而相反,微软人经常手忙脚乱地解决问题。

卡特勒的同事们非常认真地对待工作,而微软人有时在走廊里投掷碰碰球或在办公室里摆弄吉他。

他们之间风格上的差别很明显,卡特勒部落把微软人嘲笑为微废人。

同时,微软人被卡特勒部落排斥在外。

卡特勒和他的部落们一进来,就是一个非常紧实的团伙。

一位程序员说,他们直接把这种态度表现出来,简直让其他人心里发毛。

卡特勒对此一笑了之,他不喜欢考虑精神生活的阴暗面。

但他也感觉到他对这里的适应要比他预期的困难一些。

在外界和竞争者的眼里,微软是座丰碑,可其实,微软更像一块块封建领地勉强拼凑起来的国家,而不是一个联邦国。

虽然是盖茨在统治,但是他过度地依赖一些程序领主和经理人,这些人因为自己和微软的关系变得富裕起来。

在DEC,卡特勒是一颗明星,他希望在微软也能享受到明星级待遇。

但这里没几个人知晓他;他感到自己默默无闻。

我在这边没有威信。

他说。

卡特勒本能地变得内向起来,他在他的部落里寻求安慰。

他的部落包括六位硬件工程师和几位程序员。

他们占据了二号大楼的一个走廊,他们办公室里的桌椅随时都可以凑到一块去。

刚来的头几天,这个团队莫名其妙地平静。

零方向,一个成员说,我们不知道给我们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发展。

他们几乎无事可做,除了学习个人电脑的里里外外。

尽管他们很有经验,可是都从没给一台个人电脑写过程序。

他们感到很迷惑。

诸如它就是……整个的文化冲击和没有一见钟情之类的说法可以概括出他们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