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部落(12)

2025-03-31 02:09:50

两种不同风格必然会导致数不尽数的讨论。

下面有两行指令,它们的内容是一致的,上面那行用的是匈牙利表示法,而下面那行则不是:pfi->pbufCur->ibCur=ibFile;File->CurrentBuffer->Offset=File Offset;卡特勒和他的部落们反对使用匈牙利语言。

这让伍德很高兴,他曾说匈牙利表示法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东西。

他还补充道,编程风格之争的确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但匈牙利表示法也许浪费的更多。

不过,很多宗教也这样。

关于匈牙利表示法这个宗教问题,伍德是站在卡特勒这边的。

可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伍德会成为卡特勒的又一膜拜者。

他觉得前DEC的男人们有些古怪,他们围着卡特勒走在鸡蛋壳上,神经兮兮,惟恐得罪了他。

他们当中,有些人害怕卡特勒,而有些人对卡特勒却崇拜得不得了。

他们对卡特勒的热情真是太直白了,有个微软人问道:难道卡特勒是弥塞亚?从某种意义上说,答案是肯定的。

卡特勒给他的部落成员们以生活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他像一个天生的领导人一样振奋起他们的精神。

他浑身散发的自信力,能使他的追随者们感觉到事物都是正确的和好的。

然而,伍德更能客观地看待卡特勒,他对卡特勒没那么多热爱之情。

史蒂夫不惧怕戴夫,卡特勒的一个亲密战友说,他并不把戴夫看作是一个大英雄,他对戴夫的指令持怀疑态度。

伍德有实力为他自由的心灵买单。

他在微软的工作使他拥有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公司股票和经济上的保障——所以在卡特勒面前,他不需要做任何妥协。

如果他不想工作,他随时都可以停下来。

在整个团队中,只有他意识到卡特勒的事业到了十字路口——他的时代也许过去了。

许多工程师的黄金期都不长,每个伟大的工程师或发明家的命运大体都这样。

伍德觉得卡特勒有许多需要证明的东西。

另外,他还觉得卡特勒从DEC的灰烬中走出来,到微软来领导NT的开发的这个故事,也许激励的意味要比知识经验本身多。

这个故事应该是这样:卡特勒因为被DEC从背后捅了一刀,并被无情地逐出公司,所以到微软来了。

卡特勒的火暴脾气扼杀了Prism,伍德觉得,卡特勒的过错和DEC一样多。

在一些小的方面,伍德把他对卡特勒的不敬流露了出来。

卡特勒十分喜欢给他的代码增加大量的注释。

这些被程序员们称为编码注释是写在程序里的,这样,对编码原作者意图感兴趣的人就可以看到了。

读这些注释,虽然有点无聊,但是很有用。

原始的代码编写者离开之后,代码还会存在。

注释可以帮助理解代码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如果想修改或改进一个程序,编写良好的注释作用很大。

卡特勒的注释很漂亮,但做得有些过头,实际上他的每行编码都有注释。

伍德的异义部分是因为他写代码比卡特勒多很多,所以几乎没多少时间来写注释。

注释的问题是代码总在进化,伍德说,我同时在忙五件事儿,代码也天天在变,那注释也得相应地修改。

当然,卡特勒对伍德的难题有个简单的解决方式:修改代码的同时,修改注释。

伍德对文档化其工作的不情愿态度让卡特勒生气,史蒂夫是个很难管的家伙,难管极了,卡特勒说,他随时可以退休。

所以他的态度就像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卡特勒向皮亚佐利抱怨对伍德的不满,但也没别的办法。

皮亚佐利觉得与伍德争论他从没有改变过的习惯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有一个未被改造的伍德总比完全没有伍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