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想搭上软件的边,直接拒绝了通用汽车公司。
相反他进了杜邦公司。
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个稳健繁荣的化学巨人。
他留着短发和军人那样的胡须。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挣钱;他和一个在大学里认识的女人结了婚,而且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
杜邦公司把卡特勒安排到一个帮客户寻找材料用途的部门工作。
他接手的第一个工作是为一种新的方法建模,斯科特纸业(Scott Paper)打算用这种方法来制作泡沫保温棉,用在夹克衫和其他外套上。
这个模型非常复杂,需要使用电脑来创建。
于是卡特勒只好放下了所有的事情去了一所由IBM开办的学校,在那里他可以学到怎样给IBM电脑编程序。
卡特勒在学校里呆了一周。
他感觉到自己的锐气第一次受挫了。
编程是最奇怪的事情,因为你过去习惯了做一些事情,而且你觉得你做的是对的,后来他说:但实际上错了。
你只是没有注意到它是不对的。
电脑对差不多正确是没有一点宽慰和原谅的。
差不多就意味着你还是错的。
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程序员来说,他们也会发现他们的工作是非常枯燥无趣的。
当然,在那时,还没有人自己拥有电脑。
通常是十几个程序员共同分享一台大型计算机。
这种大型计算机的大小足以把整个房间塞满,它能够成批地把很多工作一下子处理完。
在批处理任务中,程序员把指令打到穿孔卡片上,向队列中增加一个栈,然后等待结果。
因为这种大型计算机很贵,所以批处理任务的日程安排是非常严格的。
很多时候,要花好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知道一个程序的命运。
如果失败了,单单去纠正穿孔错误就可能要花上程序员一整天的时间。
卡特勒回到了杜邦公司决定在程序上有所成就。
这个工作激起了他的兴趣,因为在程序世界里,他是那个环境的控制者。
他还发现他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一下子把七零八落的不同程序片段都记在脑子里。
他开始渴望编程。
他没有耐性排队等待杜邦公司的电脑设备,所以他在半夜工作,那时用计算机很便宜而且他能够不慌不忙地汇编和修正他的卡片。
几乎没有任何人在那儿,他回忆说,出错误的时候我可以再试一次,在我想用的时候就用,不想用的时候就不用。
相对于整夜编程来说,做泡沫保温棉并没有让卡特勒晚上睡不着。
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被电脑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
在电脑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之后,他很快就对问题失去了兴趣,而疯狂地爱上了电脑。
事实上,卡特勒找到了人生目标。
我真正想要的是在电脑上工作,而不是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于是,卡特勒开始寻找一个需要编程的新工作,他找到了杜邦公司的另一个部门,这个部门需要有人来帮助维护Univac制造的中央电脑。
20世纪50年代时,Univac生产的电脑在处理数据方面是最好的,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个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了。
杜邦公司叫卡特勒提高那些使用多年了的Univac电脑的可靠性,这意味着要调整机器的操作系统。
在那之前,卡特勒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过操作系统。
不过,公司的电脑专家看起来知道的也不是很多,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研究。
可以把计算机程序大致分为两类。
应用程序,简称为应用(apps),是软件世界中看得到的一部分。
它一类包括被普通用户使用的程序。
举例来说,应用软件可以跟踪定单或者存货,检索名字和电话号码,准备要打印的文档或者控制时事通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