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纪事 第六章 1

2025-03-31 02:11:24

张桥村沿河堤处的漫坡西去,不远,有个高岗突兀而起,孤零零的,四下没有陪衬。

高岗儿呈L形,村里人都说是跃跃欲去的鲤鱼化形。

古辈人便称它是鲤鱼垛,现今孩子也是这般叫。

说是天河之上的红鲤被压于此,前两年,人们不信了这个,炼钢铁时就率先把这儿的树木给伐得净了,只留下光秃赤裸的黄土。

若真是个鱼的生灵,也是无了金色的鳞片。

再早,说是张桥这儿是不临河的,也没有这鲤鱼垛,没有沿河漫延的土坡,只是一片低洼的土地,平坦无奇。

平原生就的人如同脚下的泥土一样,淳厚、安分,只是默默躺着,连幻想也是极少有的,所以连传说也很少荒诞,依着各朝各代的规矩流世。

自打晋时府郡辖地里出了个干宝,有感于长史还魂,父妾再生等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

这儿方有些神奇。

自打明白董永曾寓居于此,打这儿迁陟才遇着的七仙女,得子董仲,又动得这里汉子的屡屡好梦,求个天女白头偕老终是不得,但若能给留下一胎两崽的,才更是庄户人的根本。

许是由此,这儿有了鲤鱼垛,有了红鲤女的传说。

前些年鲤鱼垛无奇,人也就淡了,这两年沿河无树,水日见浑了,竟连年泛滥,前些时洪水居然从鲤鱼垛溢漫一些,淹了洼处的几户人家。

鲤鱼垛也便又是传盛,前几日,竟在那儿见了几处香火,公社责令大队去查封建迷信,不知是大队长无能,还是压根儿不愿去究,香火竟越来越多。

人,都是夜间去的。

最早鲤鱼垛的传说,也无非是那俯拾皆是,俗得不可再俗的故事,多是患了董永症汉子的杜撰。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柴郎张三侍奉瞎母艰难度日。

一日砍柴回归,途遇大雨,见一水洼处竟有一尾尺余红鲤,本欲拎回填嘴,怎奈红鲤好生让人怜爱,捧起急趋数里之外的河里放生。

途中,惊雷炸昏,醒来不见红鲤,只见一妙龄少女跪旁,但见樱唇粉面,柳眉杏眼,又有好个窈窕身段,白嫩肤色。

少女自谓逃婚民女,名唤红莲。

万望收留,以身相许,张三穷极未娶,见这等美女焉有不动欲心的道理?遂成野合,果是比打柴有趣,引归家中,再拜天地,自此恩爱无比。

红莲夜夜承露,为张母洗眼,七七四十九日,张母双眼居然明亮。

红莲更会养蚕、缫丝、织缎,卖得好钱。

张三也无须再去打柴,厮守着红莲过个甜蜜。

以后,便有财主贪色,屡屡计陷,妄图占了这如花似玉的身子,终于得逞。

把个红莲幽禁,剥了净光,正待做爱时,不想拥了巨齿獠牙、青面红发的怪物,肝胆俱裂,一命呜呼。

三年,也就是天上三日,忽降大雨,电闪雷鸣,乌云压逼,云开处,一天神托石而现,原那红莲是天河红鲤,耐不得孤身清苦,私逃下凡,天神前来缉拿。

不知这帮天兵神将,为什么总是爱在人逃三日之后才追拿,给人做美,却又给人间留些生别死离。

天神喝曰:鲤鱼仙子听了,你私入凡间,劫数已尽,奉王母娘娘诏命,拿你回天,倘若不回,万斤巨石,压你于此,万世不得解脱。

张三惶惶,了无主意,只是泣求。

红莲跪定,先对丈夫,后对天神:夫君啊,原想与你白头偕老,不想上界难容,尘缘已尽。

为妻决意不离人间,伴你身边。

天神大仙,小仙甘愿受罚。

语毕,便被压在石下,这便是今日的鲤鱼垛。

大概是鱼儿缺不得水,河水便绕弯从这儿流过。

张三每每思念娇妻,呼叫红莲,垛下还有轻轻的应声。

遗憾的是编撰故事的只顾了男女之乐,却忘了让红莲给张三留个传宗接代的种儿,后人也不随意补上。

或许如此,张三后来又有新欢,因了张三和鲤鱼仙子有段情分,方圆的女子也愿随了张三,沾些仙气,一时登门言媒的络绎不绝。

张三不知男女之事也罢,知了,便时时难以煎熬,况且总得给身后留个接香火的,就寻个财东女儿。

此种后话,也让许多人不大满意,坏了中国人忠贞不渝的美处。

只是想来张三乃是男儿,再娶于世风也无大碍,便允了另部分人去说,只是自己不这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