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随后又用20年时间扫灭了我国北方和中欧、西亚等很多国家,其中包括金国。
后来,成吉思汗想谋取中原,便向谋臣郭宝玉询问计策。
郭说中原的军力和国势很大,不可忽视。
于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采用迂回夹击战略:先拿下西南,用南蛮强悍士兵攻打南宋。
公元1244年,蒙古10万大兵进攻大理,南宋出兵与大理共同抵抗,两年后蒙古军返回。
蒙古骑兵的侵伐使自杞国的统帅们意识到与蒙古之间的战争必将发生,便制定防御战略,并根据蒙古骑兵善于长驱驰骋、快速奔袭的特点,修筑长城作为战略防御。
于是,乌蛮人把一座座与大理国对垒的古堡、战墙、战垒、烽火台等全面加固,并全线联贯起来,形成了三百里的滇东古长城。
这段长城在后来抵抗元军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元军十万铁骑覆灭于此。
四、南丝绸古道丝绸之路常指古代从西安通过甘肃、新疆进入中亚,过中东,远达欧洲的丝绸贸易路线。
其实,除了这条丝绸之路之外,还有水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
古道遗风南方丝绸之路源于蜀中,大约在战国初期就已初具雏形,是一条民间的国际通商大道,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对外贸易的陆路交通要道,对古代中国与南亚、西亚及西欧各国的沟通具有重大意义。
南方丝绸之路自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并承担着发展中外经济文化的重任。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先后到达中亚各国。
张骞回国后,在向汉武帝的上书中说,自己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见到了从身毒(今印度)贩运而来的邛竹杖和蜀布。
由此可见,当时的身毒与蜀地间早已有道路可通,而且他们之间还有贸易往来。
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马上派人打通西南夷。
汉朝官员来到西南少数民族控制的地段后,先进行谈判,谈判不成便用武力征服。
公元前69年,汉朝终于打通了从四川成都经凉山州到云南再转进缅甸与印度的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全线形成。
据对南方丝绸之路的综合考察,发现这条路有东、西两道:东线以成都为起点,顺岷江南下,经眉山、乐山至宜宾,南至曲靖市,途经昭通地区的盐津、鲁甸、大关等县,因道宽五尺,史书上称五尺道。
公元793年,背叛唐朝40多年的南诏王派使者请求归唐。
第二年,朝廷派御使中丞袁滋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归义王,这时去云南走的就是五尺道。
后来,人们在五尺道的基础上,把道路延伸至昆明、楚雄、大理,且在普棚驿与西线灵关道交汇。
西线灵关道由成都经邛崃、雅安、荥经,翻越大相岭至汉源,渡大渡河,穿清溪管直抵西昌,然后从西昌沿安宁河南下,经德昌、米易、会理进入攀枝花市南部,再翻越川颠交界的方山入云南永仁,经大姚直达洱海边的大理。
东西两线在大理交汇后,经过博南古道和云南的保山、德宏到达缅甸、印度、阿富汗等海外诸国;或经保山、腾冲至缅甸、印度等地。
五、宝山石头城宝山石头城位于云南丽江市北部、金沙江虎跳峡附近,距丽江古城约100多公里。
这里有一块约半平方公里的巨大石头,它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面石坡斜入金沙江,宝山城就筑在这块大石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