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滇味文化 > 第十三章 怒族文化(3)

第十三章 怒族文化(3)

2025-03-31 02:11:25

怒族人无论是在田间劳动、探亲访友,还是在谈情说爱、外出远游时,都随身带着达比亚。

怒族男青年向姑娘求爱时,也用达比亚的琴声来传递自己的爱慕之情。

在怒族人婚嫁喜庆和风俗节日里,达比亚也是不可缺少的民族乐器。

五、怒族吉佳姆节每年的农历腊月,怒族就会迎来他们最热闹的节日——古佳姆节,一般历时15天。

在节日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节用的米酒,杀猪、做舂米粑粑,并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节日的第一天,姑娘们身穿绣有花边的衣裙,佩带着用玉石、玛瑙、贝壳串成的项链;小伙子穿戴一新,带上粑粑和肉,背着弩弓和乐器,和姑娘们来到村外的场地上。

然后,大家把粑粑和肉挂在大树上,小伙子们则用弩弓去射,谁射中了这些东西就归谁。

这天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日子,姑娘和小伙子们以歌为媒,一般都是小伙子首先弹唱追求调:月亮星星是一伙,琵琶口弦不分家。

妹呀妹呀来烧火,今夜月明好相谈。

小伙子唱完后,姑娘就从怀里取出口弦,吹起相爱调作为回和:鲜花绿叶要配齐,妹吹口弦哥弹琴。

阿妹请哥来烤火,情人烧火暖在心。

然后,大家开始相互用歌声倾诉衷情。

在节日里,姑娘还要打秋千。

她们在核桃树上挂好秋千,一个个轮流着荡起秋千板,看谁荡得最高。

在节日的夜晚,每家都要吃团圆饭,举行那作莫仪式。

举行仪式时,人们把包谷花、三片肉和三杯酒等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祝愿新的一年粮食丰收。

吃完饭后,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跳起传统的洗衣舞、琵琶舞、打猎舞、猴子掰包谷舞、乌鸦喝水舞等。

这些舞蹈动作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村里的老年人则聚在一起饮酒、唱酒歌。

六、怒族鲜花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云南怒族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鲜花节。

关于鲜花节的来历,怒族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勤劳、善良的怒族姑娘名叫阿茸。

当时气候恶劣,怒族人居住的地方常年遭受旱灾,庄稼全部枯死,山野一片荒芜,饮水也成为很困难的事。

这时,阿茸姑娘挺身而出,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劈开悬崖,在高黎贡山上凿通一个岩洞,把清澈的泉水引进了怒族人居住的村寨。

有水之后,土地有了生机,庄稼长得好了,阿茸姑娘的名字也传遍了怒族人的村寨,人们都感激地称她为仙女。

可是,一个坏人却对美貌的阿茸姑娘起了坏心,想霸占她。

阿茸知道这个消息后,躲进了深山的山洞里。

坏人却不死心,追到洞口,强迫阿茸姑娘嫁给自己。

阿茸姑娘死活不答应,坏人就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放火,把她活活烧死在山洞里。

阿茸姑娘死后,当地人为了纪念她,就把三月十五这天定为本民族的节日。

由于此时山上开遍了野花,人们便把这个节日叫做鲜花节。

每年的这一天,天还没亮,怒族人就会起来准备参加节日的活动。

姑娘们穿起民族的盛装,带上准备好的祭品以及在山上进行野餐所需的食物,结伴从村寨出发,翻山越岭前去仙女洞进行祭祀。

仙女洞周围事先已经挂好许多经幡和唐卡,穿红黄教服的老人在祭台的两侧坐着吹唢呐、打鼓、敲锣、念经文。

前来祭祀的人们将一束束扎好的杜鹃花放在祭台上,还将几个玉米立在洞口,并把各种洗干净的粮食堆成一小堆。

主祭人烧起松烟后,整个祭祀仪式就开始了。

主祭人先念祝辞,手持法器的喇嘛开始打鼓念经,大家在祭台前叩头献贡。

这时,整个洞口会插上很多松枝(象征吉祥如意、万古长青)、鲜花(敬献给仙女的礼物)和玉米(表示五谷丰登)。

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都走向仙女洞。

姑娘们手捧采摘的鲜花,带着祭品,来到仙女洞取仙女的乳汁(当地民间认为,洞内钟乳石上滴下来的水是仙女的乳汁),以祈求仙女的保佑和赐福。

然后,人们围坐在山坡上,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摆放在铺着松针的地上一起分享。

他们边吃边歌,有的人还在歌声中跳起欢快的舞蹈,整个山坡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

回家之后,各家各户还要设宴饮酒,年轻人则身着盛装到宽阔的场地上进行射箭比赛。

晚上,青年男女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唱情歌、跳舞,彻夜不息。

七、怒 族 年 节怒族的年节叫炉瑟,意思就是新年或岁首,在每年农历的正月时过。

腊月二十九,村寨里的每家每户都要清扫庭院,扫去火塘里的积灰,并把这些陈垢倒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表示送旧迎新。

然后,人们采来青松枝插在自家的大梁和中柱上,并在地上铺很多松针,以此来象征四季常青、新年吉祥。

在这一天,村寨还要举行隆重的祭谷神活动。

怒族人的村寨怒族人在新年之前,要砍好过年这段时间用的柴火,并杀年猪,还用糯米和籼米舂粑粑。

到了除夕这一天,人们把准备好的东西全拿出来,欢欢喜喜地做年夜饭。

吃年夜饭时,人们要先祭奠祖先,并举行敲犁头祈雨的活动。

大年初一的早上,村寨里的鸡叫头遍后,各家的小孩打着火把,背着水桶,抢先去舀全村寨水井里的水。

他们从每口井里舀一瓢水,然后背回家。

据说:在新年的第一个早上,天上会飘下像酥油一样的东西,这是天神赐给人间的吉祥物,常常会漂浮在水井的水面上。

过年时,人们只要喝到这种吉祥物,新的一年就能事事如意。

从初一的早晨开始,人们互相拜年。

怒族人不但要给自己的长辈拜年,还要给自家的牛和狗拜年,甚至给牛和狗行跪礼,并喂它们油煎面饼和肉汤。

怒族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牛耕田、狗撵山,它们辛苦了一年,在这个时候应该回报它们的辛劳。

在新年期间,怒族人还要举行游乐活动,包括射箭、打石头靶、摔跤、打秋千、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等。

此外,人们还要遵守很多禁忌。

比如:在大年三十和初一,吃三餐时不能泡汤吃,如果泡汤吃的话,就可能导致新年风雨不顺、旱涝成灾,此外还忌讳往外泼水。